第66章 把握時間見功夫(1 / 2)

抓準時間,立即行動,是成功辦事的法則之一。我們知道,時間對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它大公無私地給予每一個人,可如何操縱時間,這是一個難題。下麵我們舉例說明:

美國的談判專家柯英,在擔任美國某企業的代理期間,曾和日本某企業進行談判。當時發生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從此柯英就對日本的談判術讚不絕口。

柯英一到日本羽田機場,就幹勁十足地第一個下了飛機。這時,代表日本企業與柯英談判的兩名職員早就在出口處迎接了。

這兩個人接過柯英的行李,引導柯英乘上已等候多時的高級轎車,送他到已預定好的旅館去。日本方麵的接待如此麵麵俱到,著實令柯英非常高興。

在車上閑聊時,日本招待問柯英預定哪一天的班機回去?

柯英受到如此的禮遇,覺得非常感動,他非常自然地從口袋裏取出回程機票,給日本人看,機票上寫著兩周後要回去的時刻。

柯英無意中泄露了他的時間安排,就決定了他在談判上的勝負。因為日本方麵對於自己要與人談判的最後時限,往往視為機密,不願讓對方知道,但是對於對手預定的最後時限,卻總要想辦法去探得。

柯英不但沒有發現這個致命的事態,而且還沾沾自喜。

以後談判的主動權全掌握在日本人手中了。談判按照日本方麵的安排逐步地進行著。在前10天裏,日本方麵對於重要的談判內容一句也不說,每天隻是招待他到各個名勝古跡去參觀遊覽。直到柯英將離開的最後兩天才開始談判,在談判中途又是酒會,又是歡送會,把談判的時間分割得零零碎碎。到談判的最後一天,才真正開始進入主題,當談到最重要的問題時,接柯英去機場的小轎車已等在了門口。

於是談判隻好在車裏進行,到機場,終於完成了交易的談判。

無庸置疑,談判的結果,當然是日本方麵獲得全勝,而對美方十分不利。

柯英失敗的原因是他沒有按部就班在預定時間內進行談判,而日本人卻運用了最後時限的技巧,事前牢牢掌握了對方的行程表,終於獲得了最後的勝利。

時間,是領導者最寶貴的財富。凡是有成就、有作為的領導者,都有強烈的時間觀念和運籌時間的本領。每個人一天都隻有24小時。但有些人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做一些事情,就是由於在時間的使用上十分講求效益。下麵介紹科學使用時間的十二個技巧,供領導者參考:

強迫自己每天都要有所成就

有一位名人給自己立了這樣一條座右銘:“不教一日空過。”有了這樣一個強製性命令,就會自覺地珍惜每一小時,每一分鍾,使每天都在緊張的追求中度過,使第二天在前一天成果的基礎上和新的追求中開始。齊白石在85歲那年的一天上午,連續畫了四幅畫,並在上麵題道:“昨日大風,心情不安,不曾作畫,今朝特此補充之。”原來他在用第二天的加倍工作來彌補前一天的損失。有了這種精神,何愁時間不為我所用?

做好時間消耗記錄

要想科學地運用時間,首先必須善於檢查自己的時間使用狀況。辦法是在做完每一件事的“當時”,立即記下所耗的時間,每天一小結,連續記兩周或一個月,然後進行一次總結分析,看看自己的時間究竟用到了什麼地方,從中找出浪費時間的原因。據專家研究證明,凡是這樣做的人,對於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收效甚大。如果能抓住大量容易溜掉的時間,就能按時完成更多的工作。

當日事當日畢

檢查時間消耗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隻是帶有一定概率的可能,隻有今天,才是我們可以采取行動的惟一時間。世界上所有的成就都是“今天”所創造的。所以,從現在做起,從今天做起,當日事當日畢,應該成為一切領導者的行動準則。今天的事不要等到明天,上午的事不要拖到下午,白天的事不要延至晚上。某項工作一旦開始,就要一鼓作氣地完成它,完成一項,然後再做下一項,這樣會使你加快速度,並不斷享受到完成任務的喜悅。事實表明,精力在成功之中更新,而在拖延之中衰竭。如果一個領導者在上班伊始就拖拖拉拉,不在乎什麼上午下午、今天明天,那就絕不會做出什麼令人矚目的成就。

善於從工作的反複中節約時間

對領導者來說,有許多工作是周期性地反複出現的,如閱文、開會、會客等。這些反複性的工作占用了領導者的大部分時間。如果是有心人,在每一次循環中都能節約點滴時間,那麼就會通過多次反複比別人多贏得大量時間。比如,一周開三次會,每次都準時開始,而不是每次都遲開15分鍾,那麼一年就可以節省39個小時!反之,在每次反複中都不自覺地浪費一些時問,加起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