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東西,每天更夠提純出幾十斤的酒來,用來賣當然是不夠,但是自己喝,已經太足夠了。

而且酒這東西可是越陳越香醇的,所以楊淩才不怕多,放著就是了,要是放個幾年再開壇,那味道想想就流口水。

每天做完了飯,楊淩就會去酒樓轉上一圈,然後繼續製作蒸餾器。

酒樓後院,楊淩直接占了一間最大的庫房,當做自己的實驗室,專門用來提純即將到來的五糧液。

要想讓這酒名傳天下,以現在的度數還是不夠的。

因為酒廠的緣故,楊淩特意讓李遠和一座十分出名的陶器坊簽了文書,專門給自家提供上好的酒壇子和其他的東西,一切東西都準備就緒,就差王老酒的酒了。

三月十八,幾輛馬車緩緩的進入藍湖城,停在了酒樓的門口。

這些馬車上,全都是一個個密封好的酒壇子,每一壇,都有二三十斤的樣子。

這壇子密封的極好,這麼多酒壇子,居然沒有絲毫酒氣泄露出來。

楊淩得到消息之後,眉開眼笑的來到酒樓,招呼人往後院搬。

這酒樓的後院,也有一個地窖,用來存放東西,這個地窖可是比鋪子的那個酒窖要大上許多。

第一批王老酒送來了一百多壇子的酒,剩下的,都在酒廠的庫房裏存著,據這些工人說,王老師傅還特意存了幾十壇上好的原漿,埋在了底下,等到一年以後,那味道才最好,那可是特意給老板留著的。

楊淩聽完更是高興,別的不說,這王老酒的思想覺悟還是很到位的。

給了不少小費,楊淩送走了工人,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一壇子酒。

在泥封被打開的一瞬間,一股濃烈的香氣就散發開來。

“嗯,二牛果然沒說錯,這老頭子的手藝當真是一絕。”楊淩讚歎道。

這酒的確是醇香無比,而且入口綿柔,後勁十足,就現在而言,剛剛釀造出來的酒,能夠有這個度數已經是十分的難得了,快能趕上兌水的二鍋頭了。

這可不是貶低,而是實打實的誇讚,這酒已經比超市裏什麼韓國清酒和日本燒酒度數高上一些,根據楊淩的經驗,已經能達到將近三十度的程度。

隻要再蒸餾兩次,基本上就有五十度的程度,已經是妥妥的高度白酒了。

“哈哈,好,好,來幾個人,幫我搬到實驗室裏十壇。”楊淩笑嗬嗬的吩咐。

酒樓裏的夥計已經知道,自家掌櫃已經有了一個名叫實驗室的秘密房間,所以也不會抓瞎,一個個搬著酒壇子往那邊走。

實驗室裏,楊淩小心的燒火加溫,然後鼓搗著自己弄出來的蒸餾器。

因為酒精和水的沸點不同,所以隻要控製好溫度,就能蒸餾出來濃度更高的酒。

雖然沒有溫度計,但是對於溫度的掌控,楊淩可是行家,光是從手掌皮膚的反饋,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