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麻姑起床後,就把那顆桃核種在院子裏。一個月之後,就長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桃樹。第二年正月,桃樹上就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麻姑用這些桃子來救濟逃難的老人。
奇怪的是,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之後,不僅不覺得餓了,而且精神倍增,連以前的小毛病也沒有了。麻姑這才明白那個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因為打仗立了大功,皇帝封了他一個大官,並且要他負責建設新的皇宮。
麻姑非常同情這些老百姓,於是到晚上的時候,她就躲在雞窩邊學雞叫。這樣,隻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雞就會跟著叫起來,這樣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時間。
幾年後,麻姑修煉成仙。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誕辰之日,天間舉行蟠桃大會,各路神仙都來祝壽。百花、牡丹、芍藥、海棠4位花仙前來邀請麻姑一同參加,麻姑欣然同往。4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為王母娘娘祝壽,麻姑則帶了自己種的仙桃為王母娘娘祝壽。
祝壽的各路神仙都誇麻姑心靈手巧,說王母娘娘有口福,麻姑因此被王母娘娘封為“女壽仙”。從此,麻姑在民間成為健康長壽的象征。
尤其是在江西南城的麻姑山,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典籍中就載錄有麻姑事跡,東晉道教學者葛洪的《神仙傳》、《抱樸子》等史料均有關於麻姑的記載。
後來,道教為麻姑建壇立廟,崇奉有加。自唐代以來,道教中的麻姑信仰及與此相關的祈禳齋醮活動在麻姑山延續千年,經久不衰。
第二天早上,麻姑起床後,就把那顆桃核種在院子裏。一個月之後,就長成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桃樹。第二年正月,桃樹上就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麻姑用這些桃子來救濟逃難的老人。
奇怪的是,這些老人吃了麻姑的桃子之後,不僅不覺得餓了,而且精神倍增,連以前的小毛病也沒有了。麻姑這才明白那個老婆婆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後來,麻姑的父親麻秋因為打仗立了大功,皇帝封了他一個大官,並且要他負責建設新的皇宮。
麻姑非常同情這些老百姓,於是到晚上的時候,她就躲在雞窩邊學雞叫。這樣,隻要麻姑一叫,所有的雞就會跟著叫起來,這樣老百姓就有了休息的時間。
幾年後,麻姑修煉成仙。到了三月三日王母娘娘的誕辰之日,天間舉行蟠桃大會,各路神仙都來祝壽。百花、牡丹、芍藥、海棠4位花仙前來邀請麻姑一同參加,麻姑欣然同往。4位花仙子送上各自的仙花為王母娘娘祝壽,麻姑則帶了自己種的仙桃為王母娘娘祝壽。
祝壽的各路神仙都誇麻姑心靈手巧,說王母娘娘有口福,麻姑因此被王母娘娘封為“女壽仙”。從此,麻姑在民間成為健康長壽的象征。
尤其是在江西南城的麻姑山,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典籍中就載錄有麻姑事跡,東晉道教學者葛洪的《神仙傳》、《抱樸子》等史料均有關於麻姑的記載。
後來,道教為麻姑建壇立廟,崇奉有加。自唐代以來,道教中的麻姑信仰及與此相關的祈禳齋醮活動在麻姑山延續千年,經久不衰。
民間的麻姑信仰風俗也是廣泛流播,在河北冀東一帶,有“七月十五請麻姑”的風俗,被稱為“麻姑節”。
還有“擲米成丹”、“滄海桑田”等傳說,更是在民間口耳相傳。而“麻姑獻壽”也成為民俗畫中的重要內容。麻姑形象或騰雲,伴以飛鶴,或騎鹿,伴以青鬆,也有直身托盤作獻物狀,手中或盤中,一般有仙桃或佛手等物。過去給女性長輩祝壽,常送《麻姑獻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