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製陶師(1 / 3)

那紫色煙氣,正是從爐蓋上麵密集的孔眼中冒出來的。那些孔眼大小均勻,使得整隻爐蓋象是一隻巨大的陶篩。

皋陶沐浴在芬芳的紫氣中,被熏得有些頭暈。

他前行幾步,膝蓋跪在地上,恭敬地將托著陶盤的雙手,高高地舉過頭頂,說道:“族中的長老們命我將這一窯新出的第一隻盤,奉給尊貴的您。”大巫祝的眼神不情願地從爐火上移過來,示意他奉上陶盤,接了過來。他突然眼睛一亮。又仔細端詳半晌,才點了點頭,讚歎地笑道:“皋陶的技藝,越來越是嫻熟了。”他指了指穴口,道:“你看,這次紅陶盤上色澤的光華,比上次你送來的陶人俑,又要鮮明生動許多了。”

地穴口立有一個陶製的人俑,隻有尋常人一半高,眉目拙樸,雙手高舉,與頭頂恰好形成一個平麵。一直默不作聲的風離,驚異道:“怎麼,這個陶俑是他製出來的麼?臂彎和肘尖的弧度,做得真是相當的完美啊。”大巫祝點點頭,站起身來,將陶盤輕輕放在那個平麵上,吐了一口氣:“風離,你要每天在月亮上升後,把陶盤放在這裏;在太陽出來之前,再把盤子連同裏麵的露水收回來。”

皋陶起身,好奇地問:“您要這些露水做什麼用呢?”

大巫祝皺紋縱橫的臉上,露出神秘的微笑:“皋陶,這世上有一種人,叫做神仙。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的相貌,卻有著永恒的生命,能夠逃離開所有的病痛和最終的死亡。我用露水,加上其他的草藥,”他指了指正冒出紫氣的陶爐:“我是在煉丹呢,服下去就能變成神仙的丹藥。”

“神仙?”皋陶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風離卻緩緩地垂下了頭。

大巫祝望向風離,笑道:“聽上上輩的長老們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有神仙降臨到我們這個蠻荒的世界。因為那個時候,恰逢陶支部落的族長經過,用清泉和山果奉養了他們,神仙便教陶支族唱會了一支歌詠長生的歌謠,並說那是來自於他們仙界的樂音。但是人們都說,在那歌謠裏,還隱藏有令人長生不死的秘密。當時陶支族中的長老們窮盡了他們的思慮,仍沒有參透長生的意義。隻有讓一代一代的陶支族長們,將這支歌謠傳唱下去。”

皋陶不知不覺聽得入神,不由得問道:“這支歌謠好聽麼?”

大巫祝笑道:“風離的母親,就是陶支族上一任的族長,風離,你應該是會唱的罷。”

風離並不忸怩,靜靜地張口唱出來:“采野蔓集清露兮,摶為仙丹。沐日月聚精華兮,五精偷換。願此生如天地兮,永未輪轉;祈情思寄流光兮,長思長伴。”

秋風拂過來、吹過去,把那些樂音盡數送入了耳中、心裏。皋陶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美妙的歌謠。如此的清越,又是那樣的婉轉。那些跳動的音符,從風離的喉嚨中一串串流瀉出來,有如清晨草葉上的露珠,隨著日色流轉,反射出淡銀的晨曦水光,令人仿佛沐浴在仙界的奇妙裏,久久不肯醒來。

那紫色煙氣,正是從爐蓋上麵密集的孔眼中冒出來的。那些孔眼大小均勻,使得整隻爐蓋象是一隻巨大的陶篩。

皋陶沐浴在芬芳的紫氣中,被熏得有些頭暈。

他前行幾步,膝蓋跪在地上,恭敬地將托著陶盤的雙手,高高地舉過頭頂,說道:“族中的長老們命我將這一窯新出的第一隻盤,奉給尊貴的您。”大巫祝的眼神不情願地從爐火上移過來,示意他奉上陶盤,接了過來。他突然眼睛一亮。又仔細端詳半晌,才點了點頭,讚歎地笑道:“皋陶的技藝,越來越是嫻熟了。”他指了指穴口,道:“你看,這次紅陶盤上色澤的光華,比上次你送來的陶人俑,又要鮮明生動許多了。”

地穴口立有一個陶製的人俑,隻有尋常人一半高,眉目拙樸,雙手高舉,與頭頂恰好形成一個平麵。一直默不作聲的風離,驚異道:“怎麼,這個陶俑是他製出來的麼?臂彎和肘尖的弧度,做得真是相當的完美啊。”大巫祝點點頭,站起身來,將陶盤輕輕放在那個平麵上,吐了一口氣:“風離,你要每天在月亮上升後,把陶盤放在這裏;在太陽出來之前,再把盤子連同裏麵的露水收回來。”

皋陶起身,好奇地問:“您要這些露水做什麼用呢?”

大巫祝皺紋縱橫的臉上,露出神秘的微笑:“皋陶,這世上有一種人,叫做神仙。他們和我們一樣,是人的相貌,卻有著永恒的生命,能夠逃離開所有的病痛和最終的死亡。我用露水,加上其他的草藥,”他指了指正冒出紫氣的陶爐:“我是在煉丹呢,服下去就能變成神仙的丹藥。”

“神仙?”皋陶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風離卻緩緩地垂下了頭。

大巫祝望向風離,笑道:“聽上上輩的長老們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有神仙降臨到我們這個蠻荒的世界。因為那個時候,恰逢陶支部落的族長經過,用清泉和山果奉養了他們,神仙便教陶支族唱會了一支歌詠長生的歌謠,並說那是來自於他們仙界的樂音。但是人們都說,在那歌謠裏,還隱藏有令人長生不死的秘密。當時陶支族中的長老們窮盡了他們的思慮,仍沒有參透長生的意義。隻有讓一代一代的陶支族長們,將這支歌謠傳唱下去。”

皋陶不知不覺聽得入神,不由得問道:“這支歌謠好聽麼?”

大巫祝笑道:“風離的母親,就是陶支族上一任的族長,風離,你應該是會唱的罷。”

風離並不忸怩,靜靜地張口唱出來:“采野蔓集清露兮,摶為仙丹。沐日月聚精華兮,五精偷換。願此生如天地兮,永未輪轉;祈情思寄流光兮,長思長伴。”

秋風拂過來、吹過去,把那些樂音盡數送入了耳中、心裏。皋陶從來沒有聽到過這樣美妙的歌謠。如此的清越,又是那樣的婉轉。那些跳動的音符,從風離的喉嚨中一串串流瀉出來,有如清晨草葉上的露珠,隨著日色流轉,反射出淡銀的晨曦水光,令人仿佛沐浴在仙界的奇妙裏,久久不肯醒來。

大巫祝仍在微笑,向著皋陶擺了擺手:“你回去罷。派人給我送來足夠耗費半年的糧食幹肉,這半年之中,也不要再讓族人來打擾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