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章解釋
孟千弦來到明室殿時,又被雨淋濕了身子。他衣衫不整,不敢進殿,就在殿外跪著。
早有太監告知了樸卜木,樸卜木又稟告給拓跋淵。
“來都來了,怎麼不進來?”
“那孟千弦被雨淋的跟落水狗似的,不敢髒了大殿,因此就在殿外候著。”
“讓他先回去換身衣裳再來。”
“皇上仁慈。”
太監出來告知孟千弦,讓回去換了衣裳。孟千弦叩首謝恩,起身匆匆前往長歌堂。換好了衣裳後,又返回明室殿。當值的太監卻攔住了他,不讓他進去。一問才知,是太子來了。孟千弦心中一喜,他因梁人的身份不能擅入太子府,要見太子也隻能等太子宣見,現在太子來了,他正好有機會引薦衛常樂。
殿內,太子正和父皇談論北境的戰事。
太子拓跋逸現年十九,受父皇喜歡梁風之影響,生的是相貌清秀,溫文爾雅,與梁人無異。更兼天資聰穎,少年老成,因此深得拓跋淵的喜愛,成為太子。
“父皇,國庫已經告急,若再攻不下永平府,繼續打下去,對我朝反而不利……”
“朕讓你全權負責糧餉一事,這麼多天過去了,你就是來勸朕退兵的麼?”
“兒臣近日與張崇等人多次商議,梁國那邊查到了張崇的人脈,已經斷了交易。現在糧食、器物實在是買不進來……”
“東西買不進來,女人倒是有不少,對麼?”
拓跋逸一怔,不知為何會提到這事兒。將梁國的女子擄到龍城來,不是父皇默許的麼?
“去告訴張崇,他若找不來軍需,留著他就沒有用處了!”
“是。”
拓跋逸終是不敢與父皇分辨下去,隻能退了下去。
孟千弦抓住時機,在拓跋逸退出大殿的時候上前行禮。
拓跋逸非常喜歡孟千弦的琴,因此對他也甚是敬重。當看到孟千弦臉上的傷時,還詢問是怎麼造成的。
孟千弦隻說是不小心摔傷的。
範拓跋逸心裏明了,這傷怕是和宮裏的人有關。雖然他有同情之心,但沾到宮裏,他也不敢管。
“近日勞碌,久不得聞先生之妙音,甚是牽掛呀。”
“奴才最近譜了兩首新曲,殿下若是煩悶之時,稍微聽聽或能解憂。”
“好,有時間我便召你進府。”
兩人才說了幾句話,跟隨的太監便催促孟千弦進殿麵聖。
孟千弦不敢多言,別過拓跋逸,跟著太監進殿去了。
拓跋逸高高在上,俯視著跪在階下的孟千弦,問道:“前日你說能說服燕王歸順。但朕看燕王如今仍無歸順之意,你究竟跟燕王說了什麼?”
孟千弦察覺拓跋淵是懷疑他私見燕王是另有所圖,對今天這種局麵他也早有預案,因此不慌不忙,回答道:“奴才未能勸燕王歸順,願領死罪。”
“朕問你說了什麼。”
“奴才說了兩點,一是燕王隻有歸順大遼,才能救身在大遼的梁國百姓;二是燕王有無牽掛之人。”
“大膽!”樸卜木指著孟千弦,白皙的臉上浮現一團紅色,“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救梁國的百姓?”
拓跋淵聽了這話也有動怒的意思,顯然孟千弦含沙射影,指責他縱容遼人壓迫梁人。他沒有給貿然插嘴的樸卜木賜罪,就是要聽孟千弦作何解釋。
孟千弦從容說道:“奴才告訴燕王,正是當年西太後要與大遼結盟的約定,誤導了梁國的百姓,他們因此來到遼國,為遼國、為龍城今日的繁榮作出了貢獻。可如今他們卻活的豬狗不如,西太後難辭其咎。燕王對西太後有情,應會為西太後贖罪,因此歸順大遼。”
聽孟千弦提到衛玲瓏,拓跋淵再也控製不足自己的怒氣,一手在桌案上拍了個震天響,驚得樸卜木都跳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