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淒涼愁絕意(1 / 2)

第一卷,第25章,淒涼愁絕意

院長齊白輪,正當知天命年歲,麵對林思珩不卑不亢,一動一舉都透露著一股隱士高人的風範,他和林思珩握手之後,便開門見山道:“林少爺既然交了學費,那麼自然不會讓你空手回去,隻是以你的悟性並不需要長期待在學府感悟,老頭子我已經幫你準備好了儒學精神的重點所在,跟我來吧。”

林思珩揮手示意其他人留在這裏守著,隻帶秋水一人跟隨,跟隨齊白輪通過石板長廊,最高處,一座不大不小的書院,紫雲書院。

書院裏百花爭豔,鳥語書香,確實是一片不與世俗接壤之地,能讓人來一次就會深刻留念。

齊白輪推開紫雲書院的大門。

秋水回望身後,在閉眼感受了一下,說道:“少爺,這裏是一處‘金龜孵蛋’格局,有地區氣運的加持,在這裏冥想悟道,是在其他地方修煉效果的兩倍。”

林思珩點點頭,進入紫雲書院。

本以為齊白輪至少得寒暄幾句,說幾句客套話,可結果,人家絕對是一個實打實的實在人,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重點,順便給林思珩遞過去一本泛黃的古書《樂經》,是宣紙書,而非竹簡,由此可見,這是一本手抄版的《樂經》。

林思珩瞪目結舌,手裏拿著這本泛黃的古書,納悶道:“不是說《樂經》已經失傳了嗎?”

儒學最初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周易》《春秋》以及《樂經》,不過在始皇帝焚書之後《樂經》從此失傳。

院長齊白輪哦了一聲,才解釋道:“這本《樂經》啊,隻是後世前輩學者東拚西湊出來的東西,雖不是原著,但也值得一看,作為禮物送給你,至於信不信完全由你自己。”

想了想白給的東西不要白不要,林思珩轉遞給秋水,秋水便端坐在旁邊椅子上開始翻看那本盜版《樂經》。

那齊白輪老先生可真是太看得起林思珩這個理科狀元了,一上來就爆出儒學的重點與關鍵所在,聽得他不禁偶爾思路跟不上,有些走神。

連總結都不需要他自己總結,齊白輪老先生已經幫他總結好了。

總結儒學就三句話:

第一,一切向內求,遇到任何自認為不好的事情,其實都是自身的問題,一切果都是自己造就的因,世界、環境是由自己的心造就的,煩惱、貧窮也是自己吸引而來的。反複仔細的研究,造成這個問題的本質原因是什麼?改之,趨利避害。

第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事隻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想,一切的事情也就都通透了。也就是如何事宜的掌握言行的。

第三,對人對事,要給予,而不是索取。一個人一張嘴就決定了他的格局境界,世間俗人都在要,在拿,在借,在貪,或者是在批判。這便是一句話識人之妙!遠離索取之人,趨近奉獻之人,而那些不斷付出,奉獻做貢獻的人,理應享受非人之福!又叫氣運。

做到如此三點,即可享受人間氣運加持,即便不能成為聖人,也與聖人境界相差不遠了。

齊白輪老先生一邊研墨,然後提起毛筆在宣紙上揮毫水墨,寫出了兩個看不出是什麼字的字,反正亂七八糟潦草無比,幾秒後大功告成,一臉自豪滿意地收筆,“林少爺,這幅字,便送給你做收藏,不收你錢。”

林思珩沒有要收的意思,他雙手環抱胸口,吊兒郎當地瞧了瞧那兩個亂七八糟的字,愣是沒有認出來,於是問道:“什麼字啊?”

老先生顯得有些無語,估計心裏在鄙夷林思珩這個全省第一的理科狀元十有八九是花錢買來的,那“中庸”兩個字如此瀟灑有氣魄居然認不出來。

老先生咳嗽兩聲,他朗聲道:“四書五經開篇便是《中庸》,因為,高明莫過於中庸,此乃做人做事的根基。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講究理想與抱負,進取不懈。但,儒家之經典《中庸》,卻融入了道家的精神,你光是一個勁地冒進,撞了南牆也不回頭,死了也於事無補,故而,還得有點道家出世的精神。所謂,以出世的道家精神,幹入世的事情。誌存高遠,卻又不拘泥於眼前的小事雜事亂事,這才能以坦蕩的胸懷成就大事,這便是《中庸》。”

林少爺聽得一臉懵逼,難以立刻理解,他以前看書多數時間都放在了《到發廊去》《出淤泥記》此等作品上麵。如《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之類的醫書,他也隻是在雷龍宗師的監督下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