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想想,很多時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們就猶如一隻遊動的魚,本來可以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尋找食物,欣賞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豐富樂趣。但突然有一天,我們遇到了珊瑚礁,然後自己就不願再動彈了,並且呐喊著說自己陷入絕境。這,想想不可笑嗎?自己給自己營造了心靈監獄,然後鑽進去,坐以待斃。
人的一生的確充滿許多坎坷、許多愧疚、許多迷惘、許多無奈,稍不留神,我們就會被自己營造的心靈監獄所監禁。而心獄,是殘害我們心靈的極大殺手,它在使心靈調零的同時又嚴重地威脅著我們的健康。
同樣的道理,欲望對於某些人而言是一種毒藥,它禁錮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變得貪婪。當心靈充斥著欲望,我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有一位修行人,離開了他原先修行時所在的村莊,到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裏去進一步苦修。他隻帶了一塊布當作衣服,就一個人到山裏去了。
住了一段時間,他在洗衣服的時候,發現需要另外一塊布來替換,就下了山,回到村裏,向村民們討一塊布當作衣服。村民們都知道他是一位虔誠的修行人,毫不猶豫地給了他一塊布。
這位修行人回到山裏,不久,他發現在他住的茅草屋子裏有一隻老鼠,這隻老鼠經常在他專心打坐的時候,出來咬他那件準備換洗的衣服。他在這以前已經發過誓,說自己一生會嚴格遵守不殺生的戒律,因此他不願意去傷害那隻老鼠。但他又沒辦法趕走那隻老鼠,所以他又回到村裏,向村民要了一隻貓來飼養。
帶回了這隻貓之後,他又想:這隻貓要吃什麼呢?這隻貓是用來嚇走老鼠的,不是讓它去吃老鼠的。但這隻貓總不能跟我一樣,每天隻吃一些水果和野菜吧!於是他又向村民討了一頭奶牛,這樣,這隻貓就可以靠喝牛奶活下去了。
修行人在山裏住了一段時間以後,發現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時間來照顧那頭奶牛,於是他又回到村裏,找了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將他帶到山中,幫自己照顧奶牛。
流浪漢在山中住了一段日子後,向修行人抱怨:“我跟你不一樣,我需要一個女人,我想要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修行人一想也認為有道理,覺得不能強迫別人一定要跟自己一樣。
於是他又下山,給流浪漢找了一個老婆……
故事就這樣不斷地發展了下去。到了後來,大半個村子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是這樣的一條鎖鏈,接二連三,無休無止,越來越長。不知不覺間,我們就被自己欲望的鎖鏈牢牢地拴住了。
如果我們被欲望的鎖鏈拴住,我們就會因失去人生的自由而得不償失。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英國詩人威廉?費德說過:“舒暢的心情是自己給予的,不要天真地去奢望別人的賞賜。舒暢的心情是自己創造的,不要可憐地乞求別人的施舍。”
唐代僧人神秀也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心如明鏡,纖毫畢現,洞若觀火,那身無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時時勤拂拭”,否則,塵埃厚厚,似繭封裹,心定不會澄碧,眼定不會明亮了。
一個人在塵世間走得太久了,心靈無可避免地會沾染上塵埃,使原本潔淨的心靈受到汙染和蒙蔽。心理學家曾說過:“人是最會製造垃圾汙染自己的動物之一。”的確,清潔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們製造的成堆的垃圾,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們內心中諸如煩惱、欲望、憂愁、痛苦等無形的垃圾卻不那麼容易處理了。因為,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們忽視,或者是出於種種的擔心與阻礙不願去掃。譬如,我們常常借口太忙太累而不去掃,或者擔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那開始就是你想要的。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想要時卻又撿不回來,那該怎麼辦?
的確,清掃心靈不像日常生活中掃地那樣簡單,它充滿著心靈的掙紮與奮鬥。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每天掃一點,每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這就是最後一次。而且,沒有人規定你必須一次掃完,但你至少要經常清掃,及時丟棄或掃掉拖累你心靈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掃心”的任務,對於這一點,古代的聖者先賢看得很清楚。明代思想家呂坤認為,“無欲之謂聖,寡欲之謂賢,多欲之謂凡,得欲之謂狂”。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就在於他無所求,他能保持心靈的純淨和一塵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於他心中的雜念太多,而他自己還蒙昧不知。所以,聖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繼而清除心中的雜質,讓自己純淨的心靈重新顯現。
我們都有清理打掃房間的體會吧,每當整理好自己最愛的書籍、資料、照片、影碟、畫冊、衣物後,你會發現:房間原來這麼大、這麼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愛了!
其實,心靈的房間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汙染心靈的廢物一塊一塊清除,勢必會造成心靈垃圾成堆,而原來純淨無汙染的內心世界,亦將變成滿池汙水,讓你變得更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藥。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中有數不盡的坎坷泥濘,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們的一顆心總是被灰暗的風塵所覆蓋,幹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機、喪失了鬥誌,我們的人生軌跡豈能美好?而如果我們能“時時勤拂拭”,勤於清掃自己的“心地”,勤於撣淨自己的靈魂,我們也一定會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
放飛心靈的風箏
在人來人往的世界裏,你可曾擁有快樂自在?在你爭我奪的國度裏,你是否依舊怡然自得?在喧囂塵世中,你的心靈是否壓抑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