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探子的回報,昨晚逃出城的匈奴騎兵也是向西方逃走了,估計是去追前天逃走的同夥去了,老劉知道這些匈奴人到了西方之後,便會逐漸的征服當地的統治者,將那些地方逐漸變成他們自己的國土,而且他們也不會再回大漢的領土來搗亂,因此從攻打西部鮮卑至今,老劉帶領的大軍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番征戰,終於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將原來屬於西部鮮卑和其他小國的**土地都納入了大漢的版圖之中。
為了能夠保證單桓城中的駐軍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後勤供應,老劉和拓跋疆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等回到平北城之後,再把平北城中的鮮卑族人遷移幾萬人來這裏居住,有了他們進行放牧和種植莊稼,這裏的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因此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成為一個塞外的魚米之鄉。
本來老劉還想越過北匈奴與烏孫國的邊界,到南邊的烏孫國去看看,試探一下他們的軍事實力,如果有可能,就一並把烏孫國也打下來,免得留下烏孫在這裏,還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
但是戲誌才勸老劉道:"主公,我們這次的北伐,先不說其他幾路大軍的戰況任何,單是我們這一路,已經為大漢增加了相當於幾個幽州那麼大的地盤,如果其他幾路大軍也都奏凱而還,那麼我們就會使大漢的版圖比原來多了幾乎一半,這些地方雖然可以算作我們幽州的土地,但是難免會有人嫉妒主公的戰功,無端生出許多是非來,因此現在我們最好的辦法,便是將這些地方的官府設置好,同時安置一定數量的正規軍和屯田軍來駐紮,另外還要馬上回去向朝廷報捷,讓皇上和朝廷來決定將來這些地方的歸屬問題,按照我的猜想,這些地方隻可能有兩種歸屬方案:第一是如主公所想,皇上和朝廷念及我們幽並兩州的辛苦,將這些地方按照地域相鄰的概念劃歸我們兩州所有,當然也可能會把與涼州相鄰的這些地方劃入涼州的可能;二是重新設立一些新的州郡,由朝廷派人來擔任官員並進行管理,不過這樣做的代價是朝廷必須向這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以目前朝廷的現狀,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最有可能的,便是第一種方案,主公以為如何?"
老劉沉思了半晌,然後抬頭對戲誌才道:"文皓所言極是,估計等我們回到薊縣之後,其他幾路大軍的戰事也該結束了,如果真的能像我們預想的一般,那麼最後肯定會像文皓預測的一樣,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先趕回堅昆的諾爾湖,等奉先也到了那裏之後,再與他商量一下,並州的財力同樣無法讓他們出錢出人來管理這邊的土地,因此奉先才會答應他隻要並州原來的幾郡,另外我再給他一些連弩和盔甲便可,如此一來,這些**的土地最後都會歸我們所有,等我們回去之後,文皓和公達肩上的擔子可就加重了許多,如何選派這些地方的官員、還有如何把兩地的百姓進行遷徙,都需**們周密策劃,妥善安排,處理好了,我們會得到一個安定的新幽州,否則就會多出許多新問題,所以這些還要等我們回去之後,文皓與公達仔細商議再做安排了
根據探子的回報,昨晚逃出城的匈奴騎兵也是向西方逃走了,估計是去追前天逃走的同夥去了,老劉知道這些匈奴人到了西方之後,便會逐漸的征服當地的統治者,將那些地方逐漸變成他們自己的國土,而且他們也不會再回大漢的領土來搗亂,因此從攻打西部鮮卑至今,老劉帶領的大軍經過一個多月的連番征戰,終於完成了預定的目標,將原來屬於西部鮮卑和其他小國的**土地都納入了大漢的版圖之中。
為了能夠保證單桓城中的駐軍有足夠的糧食和其他後勤供應,老劉和拓跋疆商量了一番之後,決定等回到平北城之後,再把平北城中的鮮卑族人遷移幾萬人來這裏居住,有了他們進行放牧和種植莊稼,這裏的土地肥沃,水草豐美,因此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可以成為一個塞外的魚米之鄉。
本來老劉還想越過北匈奴與烏孫國的邊界,到南邊的烏孫國去看看,試探一下他們的軍事實力,如果有可能,就一並把烏孫國也打下來,免得留下烏孫在這裏,還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