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戲誌才勸老劉道:"主公,我們這次的北伐,先不說其他幾路大軍的戰況任何,單是我們這一路,已經為大漢增加了相當於幾個幽州那麼大的地盤,如果其他幾路大軍也都奏凱而還,那麼我們就會使大漢的版圖比原來多了幾乎一半,這些地方雖然可以算作我們幽州的土地,但是難免會有人嫉妒主公的戰功,無端生出許多是非來,因此現在我們最好的辦法,便是將這些地方的官府設置好,同時安置一定數量的正規軍和屯田軍來駐紮,另外還要馬上回去向朝廷報捷,讓皇上和朝廷來決定將來這些地方的歸屬問題,按照我的猜想,這些地方隻可能有兩種歸屬方案:第一是如主公所想,皇上和朝廷念及我們幽並兩州的辛苦,將這些地方按照地域相鄰的概念劃歸我們兩州所有,當然也可能會把與涼州相鄰的這些地方劃入涼州的可能;二是重新設立一些新的州郡,由朝廷派人來擔任官員並進行管理,不過這樣做的代價是朝廷必須向這裏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以目前朝廷的現狀,可能性不是很大,因此最有可能的,便是第一種方案,主公以為如何?"
老劉沉思了半晌,然後抬頭對戲誌才道:"文皓所言極是,估計等我們回到薊縣之後,其他幾路大軍的戰事也該結束了,如果真的能像我們預想的一般,那麼最後肯定會像文皓預測的一樣,當務之急,我們還是先趕回堅昆的諾爾湖,等奉先也到了那裏之後,再與他商量一下,並州的財力同樣無法讓他們出錢出人來管理這邊的土地,因此奉先才會答應他隻要並州原來的幾郡,另外我再給他一些連弩和盔甲便可,如此一來,這些**的土地最後都會歸我們所有,等我們回去之後,文皓和公達肩上的擔子可就加重了許多,如何選派這些地方的官員、還有如何把兩地的百姓進行遷徙,都需**們周密策劃,妥善安排,處理好了,我們會得到一個安定的新幽州,否則就會多出許多新問題,所以這些還要等我們回去之後,文皓與公達仔細商議再做安排了
大軍在單桓城休息了兩天之後,老劉帶著大軍踏上了從原路返回的道路,他們先到堅昆境內的諾爾湖邊安營紮寨,在這裏等這呂布,按老劉和戲誌才的估計,呂布帶領的大軍也應該平定了堅昆,所以他們也會從這條道路返回平北城,因此便在這裏等兩支隊伍會合之後,再一同打下最後的呼揭,然後返回平北城。
果然在三天之後,呂布帶著他手下的並州騎兵和宴荔遊的鮮卑騎兵師趕到了這裏,不過從他們隊伍的人數上看,似乎有不小的傷亡,他們前些天在這裏和老劉分手時,一共有一萬六千名並州軍加上八千的鮮卑騎兵,可如今回到諾爾湖邊的,隻有不到一萬人,當然他會在堅昆留下一些隊伍負責那裏的邊境守衛和境內的治安等任務,但是似乎傷亡還是太大了一些,所以等他的人馬安頓好了之後,老劉把呂布和宴荔遊迎入自己的大帳,然後雙方坐下來向對方通報自己的戰況。
聽說老劉又是在幾乎沒什麼大傷亡(當然不包括拓跋疆鮮卑騎兵師的傷亡)的情況下,便攻占了北匈奴的地盤,同時還把他們都趕到了很遠的地方去了,呂布這才恨恨的說道:"玄德、戲軍師,我這次和宴荔遊首領**堅昆的地界之後,便一直在尋找他們的王城所在,隻是這些堅昆人還處在四處遊牧、居無定所的時期,而且他們熟悉當地的環境,我們幾次三番被他們在山林和峽穀中進行伏擊,好在他們的軍隊人數不多,另外武器和盔甲都很落後,因此即使他們的計策成功了,但是在我們的全力**下,幾乎每次又都被我們打得大敗而逃,到了最後,他們的大部分軍隊都被我們消滅了,剩下的都跟著他們的國王跑到西邊去了,那邊有兩條大河擋住了我們的去路,不過這個地方當真可以說得上是地廣人稀,整個堅昆也不過幾萬百姓,所以我和宴荔遊首領商量了一下,留下了兩千並州士兵和三千鮮卑騎兵在那裏暫時駐守,我們並州可沒有足夠的財力來供養他們,所以將來還是要靠玄德你們幽州來盡快接收,反正幽州有的是錢,隻是到時候玄德不要忘了答應我的三千具連弩就是了,還有這次的連番惡戰下來,我們並州士兵損失了八千多人,鮮卑騎兵的傷亡也超過了三千人,現在又在堅昆留下了五千人,所以外邊跟著我和宴荔遊首領的,就隻有七千多並州士兵和一千多鮮卑騎兵了,等到了平北城之後,我還要補充一些兵源,希望玄德能答應,否則我將來回到並州,也不好向丁刺史*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