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轉校生(2 / 3)

本來學校已經是水深火熱了,但是回到家裏情況根本就沒有好太多。我姑姑來了,姑姑一直在武漢,屬於混得比較好的人。我們不怎麼往來了,因為政策的原因還有各種其他的原因。姑姑叫李水天,七八年沒怎麼回家來了。似乎一直在武漢那邊上班,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無數的人紮在市區,最後也沒有太多的好下場。我們匆匆忙忙地就那麼活了一遭,很累人的。

姑姑一看見我就說,“李如珊回來了。”

我說:“嗯。”

到了堂屋的時候,我媽媽就招呼吃飯了,爺爺奶奶都過來吃飯了。像過年一年,雖然還沒有到過年的時候,但是還是有點氣氛了。飯桌上麵我姑姑沒說話,我們就單純地吃飯,飯吃完了,我姑姑就說正經話了。

姑姑開口就說,“我和周王想在武漢買房子。”

我媽媽一聽,就收拾桌子到廚房去洗碗了。不參與這個話題,住在市區的人買房子哪裏有向鄉下的人要錢的道理。鄉下是一個永遠需要投錢的地方,哪裏會有多餘的錢借到市區去的道理呢。

我爸爸說,“多少錢,我們想一想辦法。”

我姑姑說,“十萬。”

我奶奶舌頭一伸,說,“有點多呀。”

我姑姑說,“現在要是還不買房子,以後絕對買不到了的。過兩年房子肯定會更加地貴的,我們在市區也沒有辦法。”

這些話其實在一定的程度上麵很涼心,說難聽一點就是,在市區生活還不如在農村呆著呢。農村再怎麼沒有錢,到底還是有點錢的。市區要是沒有錢,你連半步路都走不了了的。我發現這個社會很殘酷,但是還是沒有辦法了。

當你沒有辦法了的時候,你就找別人幫忙。我從小的意識是這樣沒有錯,但是長大以後就不這麼認為了。我認為,就算你有辦法,你也幫不了別人。所以就算你有麻煩,依然還是沒有人可以幫到你的。

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才能夠是問題。

回來的隻有姑姑一個人,姑父根本就沒有回來。可能是不好意思管鄉下借錢吧,我是這樣認為的。要是他們兩個人都不好意思回來借錢就更加好了,我還有點這個意思在裏麵的,不知道別人能不能夠看出來呢。

我爺爺一直在喝茶,終於也開始說話了。爺爺說,“你和周王兩個人能不能在武漢租房子呢?”

這個建議其實很人性化,不過就我對姑姑的了解,她不會同意的。雖然我不認為一個市區能夠好到哪裏去,但是當人們到了那裏以後就不想回來了。我去過武漢很多的次數,每一次到那裏以後,我就發現根本就找不到方向在哪裏。很容易迷路的,完全找不到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地方就是市區了。高度和高速發達的背後,是人們很難理解的吧。

從小就看這很多人背井離鄉,到處打工,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時候,我就發現,自己似乎和這樣的地方是完全的格格不入的。

我不討厭發達的地方,但是就是不喜歡很多的人都跑到那裏去,然後永遠都不回來了。情結上麵我有這個障礙吧。

爺爺的年紀時最大的,說話不是最權威的也無所謂的。姑姑好多年裏的變化,確實很驚人。姑姑說,“現在哪裏還有人租房子的,都是買房子,然後賣掉。”這麼囂張的口氣,應該不是誠心借錢的吧。我覺得是來吵架的,吵吵架然後炫耀一下自己過得很美好的事實的,多麼善變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