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春秋時代的小國,戰國開始後都去哪了(1 / 3)

勾踐過世以後,越國相繼傳了六代君主,雖然“新聞”少了,國力卻在這裏擺著,和北方的齊國以及西邊的楚國,既鬧過摩擦,也常打交道。是中原七大豪門說起來都為之色變,從來不肯輕視的力量。

到了勾踐的六世孫無疆在位的時候,也正是戰國時候,幾位風雲人物的叱吒風雲期。比如北方的齊國,正是齊威王一鳴驚人的時候,西邊的楚國,也是楚威王長袖善舞的年頭。七大強國各個憋足了勁,賣力求發展弄爭霸,勁爆故事不斷。但當時最勁爆的一件事,卻正是這位越王無疆造就:公元前333年,越王無疆大舉進兵,要攻打北方的齊國。

為啥要鬧出這個大新聞?按照《史記》的說法,是因為越國國力日益衰弱,特別是被西邊的楚國壓製,空間日益縮小,於是堤內損失堤外補,悍然發動對齊國的進攻。但這時候的齊國,雖說是一代英主齊威王在位,可還正處在爬坡階段,實在經不起這輪折騰,眼看越國是搏命而來,齊威王卻靈機一動,來了一次禍水西引的妙筆。齊威王派使者勸說越王無疆:你的對頭是楚國,你憑啥過來打我們,咱倆要是打得不可開交,楚國朝你撲過來就麻煩了。何況現在楚國也在對外用兵,正是你攻打楚國的好機會,打我幹嗎?

要說這越王無疆,也確實是誌大才疏的類型,真的就掉轉了槍口,衝著楚國就撞了過去,且不論到底打不打得過楚國,就這種朝令夕改,胡亂拍板的軍事決策胡亂調,就和後來宋徽宗聯金滅遼有一拚,這種沒頭蒼蠅一般的指揮,打得過也變打不過了。最後果然沒打過,送上門去被楚國一頓暴虐,把江蘇到浙江一大片土地都收入囊中。向北一直擴張到了徐州。白白給楚國送了大禮。

值得一說的是,楚國虐完了越國,便在長江邊建了“金陵邑”,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被虐完的越國,國王無疆被楚人殺死,土地被楚國大片吞並,隻剩下一小塊地勉強維持,就這殘山剩水上,幾個兒子還互相爭鬥自立為王,從此基本退出戰國舞台。

但值得表揚的是,越國的家族們,雖說爭鬥不停,但擴張也不停,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他們也在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好些國家,比如閩越和百越,都是他們一係。華夏文明跨越長江界線,播撒在南中國大地,最早的軍功,該記在他們身上。

不作不死的宋國

雖說連顧炎武都認為,戰國七雄的劃分不科學,一開始應該是“八雄”。但戰國有個國家卻曾認為,第八個強國根本輪不到越國,卻應該是它自己。

這個國家的君王,就是宋康王。

作為春秋時代曾經舉足輕重的大國,宋國的地位,自從宋襄公爭霸不成身死後,基本就是打醬油,雖說也曾是夾在晉楚之間,被雙方爭取的力量,可到了戰國年代,就連這點兒價值都一度沒有了。

勾踐過世以後,越國相繼傳了六代君主,雖然“新聞”少了,國力卻在這裏擺著,和北方的齊國以及西邊的楚國,既鬧過摩擦,也常打交道。是中原七大豪門說起來都為之色變,從來不肯輕視的力量。

到了勾踐的六世孫無疆在位的時候,也正是戰國時候,幾位風雲人物的叱吒風雲期。比如北方的齊國,正是齊威王一鳴驚人的時候,西邊的楚國,也是楚威王長袖善舞的年頭。七大強國各個憋足了勁,賣力求發展弄爭霸,勁爆故事不斷。但當時最勁爆的一件事,卻正是這位越王無疆造就:公元前333年,越王無疆大舉進兵,要攻打北方的齊國。

為啥要鬧出這個大新聞?按照《史記》的說法,是因為越國國力日益衰弱,特別是被西邊的楚國壓製,空間日益縮小,於是堤內損失堤外補,悍然發動對齊國的進攻。但這時候的齊國,雖說是一代英主齊威王在位,可還正處在爬坡階段,實在經不起這輪折騰,眼看越國是搏命而來,齊威王卻靈機一動,來了一次禍水西引的妙筆。齊威王派使者勸說越王無疆:你的對頭是楚國,你憑啥過來打我們,咱倆要是打得不可開交,楚國朝你撲過來就麻煩了。何況現在楚國也在對外用兵,正是你攻打楚國的好機會,打我幹嗎?

要說這越王無疆,也確實是誌大才疏的類型,真的就掉轉了槍口,衝著楚國就撞了過去,且不論到底打不打得過楚國,就這種朝令夕改,胡亂拍板的軍事決策胡亂調,就和後來宋徽宗聯金滅遼有一拚,這種沒頭蒼蠅一般的指揮,打得過也變打不過了。最後果然沒打過,送上門去被楚國一頓暴虐,把江蘇到浙江一大片土地都收入囊中。向北一直擴張到了徐州。白白給楚國送了大禮。

值得一說的是,楚國虐完了越國,便在長江邊建了“金陵邑”,也就是今天的南京。而被虐完的越國,國王無疆被楚人殺死,土地被楚國大片吞並,隻剩下一小塊地勉強維持,就這殘山剩水上,幾個兒子還互相爭鬥自立為王,從此基本退出戰國舞台。

但值得表揚的是,越國的家族們,雖說爭鬥不停,但擴張也不停,到了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時候,他們也在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好些國家,比如閩越和百越,都是他們一係。華夏文明跨越長江界線,播撒在南中國大地,最早的軍功,該記在他們身上。

不作不死的宋國

雖說連顧炎武都認為,戰國七雄的劃分不科學,一開始應該是“八雄”。但戰國有個國家卻曾認為,第八個強國根本輪不到越國,卻應該是它自己。

這個國家的君王,就是宋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