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最後一次合縱(3 / 3)

因為這強大的能力,到了龐煖重新出山的時候,劇辛已經是燕國國內重量級的人物,而這位強人,也迅速給燕國物色到下一個戰略目標:攻打趙國!

燕國打趙國,這事也是有年頭了,一直就想著趁趙國元氣大傷的機會撈一票,上一次大張旗鼓出兵,結果被廉頗痛打,這時候聽說趙國請來了龐煖,當時的燕王喜,也就動了心思,而劇辛更十分興奮,他和龐煖早就認識,但就因為認識,他反而認為龐煖好對付,因此請戰十分積極,果然被燕王任命為統帥,浩浩蕩蕩地殺奔趙國!

這場老朋友之間的對話,是80多歲的龐煖,第一次獨立帶兵,但出手就是大動作,打了一輩子仗的劇辛,碰上了修煉半輩子的龐煖,居然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結果一場交手,劇辛率領的燕軍全軍覆沒,列國更是震驚一下了:趙國,怎麼又多了這麼一匹老黑馬!

憑著迅速上漲的巨大影響力,龐煖趁熱打鐵,真的繼續了合縱事業,而且與其說是他的威望影響,不如說這個時候,列國都感受到,這正是找秦國算賬的大好機會。此時的秦國,剛好是一代梟雄呂不韋專權,當時的秦王嬴政,後來的秦始皇正在做毛孩子的時候,好似一隻魔獸正在打盹兒,正是痛打一場的時候。

大好機會加龐煖的名號,列國之間難得出現了一拍即合的景象,浩浩蕩蕩的聯軍很快組織起來了,除了剛被揍的燕國和已經膽小怕事的昔日強國齊國沒有參加,這次聯軍彙集了韓、趙、魏、楚四個大國,龐煖更是被任命為統帥,出手就是電光石火,一戰就先拿下了秦國邊境門戶壽陵。正當秦國急忙部署防禦的時候,叫秦國人大跌眼鏡的事情發生了:龐煖根本沒有像秦國人預料的那樣,繼續正麵挺進函穀關,相反來了個大迂回妙筆,直接繞道山西永濟,打算從背麵襲擊函穀關!

這個思路,體現了龐煖高超的戰略思維,聯軍以戰鬥力論,比秦國還差得遠,函穀關又是易守難攻的地方,也隻有這個辦法,才可以真正找到攻克函穀關的機會。這個辦法確實也把秦國驚到了,但遺憾的是,秦國這個時候也是有能人的:呂不韋!

身為一代梟雄,呂不韋的才能自然強,這次的合縱風暴,他更親自上來抵擋,親自率軍在陝西臨潼北和龐煖相遇,這個時候從戰局說,呂不韋已經處於非常不利的狀況:秦軍地利優勢不明顯,兵力更是有限,而且一旦有失,鹹陽必然不保。

可是呂不韋,畢竟是呂不韋,麵對這天才戰略,他一個辦法就破解:不和龐煖正麵交鋒,就抓住兵力最多的楚國軍隊下手,因為楚國軍隊看著多,其實是路途最遠趕來,這個時候也最累,果然一場奇襲,楚國立刻崩潰,隻這一下,就把合縱的大毛病打了出來:各國聯軍紛紛主張撤退,無奈之下,獨木難支的龐煖隻能咬牙點頭,恨恨離開。戰國曆史上最後一次大規模合縱,就這樣無奈地收場!

龐煖後來的遭際,已經不見於正式的史料,傳說倒是留下了一籮筐。他的幾個經典名篇,同樣收入了《漢書》裏,為曆代軍事家所推崇,可是戰國此時的大勢已經明了,天才的戰略,也無法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