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杯究竟是圓的還是方的(1 / 2)

那麼同樣如此,水杯理所應當是圓形的也是人們的思維定勢所決定的。

這就說明,有時候我們所看到的,也並非就一定是真實的,是正確的,是一成不變的。很多人之所以很難判斷一件事情的真假,就是因為眼前所看到的都是已經在腦海中有了結論,覺得這件事情就是應該是現在這樣的,如果換一個形式,就是違背大家的意願的,是不對的。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擺在你麵前有兩張照片,一張照片上麵是英俊的、年輕的、陽光的男人,而一張照片上則是邋遢的、肮髒的、黝黑的男人。如果這個時候告訴你,這兩個人當中有一個人是通緝犯,你會覺得是哪一個讓呢?由於大家日常對罪犯的認識,大部分都會毫不猶豫指出是邋遢的男人。但是答案往往出人意料,那個陽光的男人反倒是通緝犯,而另外一個說不定是科學家、是警察,是研究人員。

因而我們說人的心理認知有時候是有缺陷的,我們喜歡通過自己眼睛看到的景象來做判斷,再通過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做結論,並且當知道真相的和自己所想的相悖時,就會覺得不可思議,覺得一定是哪裏弄錯了。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名叫邁克,他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邁克從天花板上懸下兩根繩子,兩根繩子之間的距離超過人的兩臂長,這就意味著,當一個人用一隻手抓住一根繩子,那麼另一隻手必定是無法抓到另外一根繩子的。在這種情況下,邁克要求一個人把兩根繩子係在一起。不過他在把實驗人員叫進去之前,在離繩子不遠的地方放了一個滑輪。在實驗過程中,盡管係繩的人早就看到了這個滑輪,卻沒有理會它,所以最後並沒有人完成這個任務。那麼這個任務是不是就無法完成呢?當然不是,因為邁克放了滑輪,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這個工具來將兩根繩子係在一起。可遺憾的是,並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在他們的潛意識裏,滑輪和繩子根本沒有聯係起來的認知,覺得二者是毫不相幹的存在。

所以說,在我們生活中,我們的思維不要禁錮於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和平常所接觸到的知識,要積極思考,把相互間的事物進行聯係,正所謂萬事萬物都是處於鏈條之中的,任何事物都會和其他事物產生聯係,我們要通過表麵現象看到事物之間本質的聯係點,隻有這樣,才能真正認知到一件事物。

就如同對於水杯的認知一樣,真的就隻能是圓柱形的嗎?實際上,隻要在可適用的範圍內,我們可以設計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可以美觀,也可以實用,就看我們有什麼樣的需求。

人類之所以能夠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一小部分人不會局限於眼前的事物,他們會進行深入思考,打破前人的思維,進行有效的創新,得到不一樣的事物,發現不一樣的真理。而我們普通人也應該如此,不要被看到的景象誤導,應該理性對待,隻有這樣才能接近真相,發現真相。

那麼同樣如此,水杯理所應當是圓形的也是人們的思維定勢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