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景為何不如聽景(1 / 2)

這就是人們共同的一個心理,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總是最美好的,正如張愛玲在《紅玫瑰與藍玫瑰》裏所說的:“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心理學家認為,人們普遍都有獵奇的心理,當我們對待自己熟悉的東西時,由於沒有了新鮮感和神秘感,就會感到厭倦。而如果這時候有一個新的事物出現,而旁人又將之描述得非常美妙,那麼人們就會在大腦中根據自己所向往的來進行加工,最後將這件事物變成自己所期待的樣子。

可是想象和現實必定是有差距的,因為想象中的隻有好的一方麵,而忽略了壞的方麵。但現實中,無論好壞都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所以當人們發現現實和想象有差距時,就會抱怨,會覺得失望,甚至發脾氣。這些都是人的正常反應,並不奇怪。

說到底這也是一種自己造成的錯覺,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最根本的還是在於自身用一種什麼態度去對待。但是人們普遍都會樂觀地期待事物的變化,希望它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而一旦事物走向跟自己背道而馳時,強烈的落差感必定會引起人們心理上的強烈不滿的,才會出現後悔的想法。

為此很多人會發生疑問,這樣的話,難道我們對於任何一件還沒有近距離接觸到的事情都要以失望來結束嗎?這並不是一定的,其實人是可以避免這種極大的落差感的,但前提是要更換一種心理期待。

為什麼會有落差感?究其原因,期望太大,失望也就越大。因此我們在一件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不要設置一個太高的期待值。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消極悲觀地來看待,而是以中肯的、客觀的態度來對待一件還未發生的事物。

依然用旅遊來舉例子,在去到一個旅遊景點之前,我們既要傾聽別人的意見,也要盡可能多地搜集到相關資料,不僅僅是好的方麵,負麵的資料也是必要的。當我們心裏對這個旅遊區有了一個客觀公正的認識,再到達實地的時候,就不會跟大腦中所預先形成的認知產生太大的出入,這樣一來,落差感自然就減少了許多。

在生活中,我們為人處事也是同樣如此,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多想想壞的方麵,當事情出現好的轉機,這樣我們還會收獲到意想不到的驚喜,讓心情更加愉悅。

所以說,避免產生錯覺的最好方法就是多方麵地認識一件事物,要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然後在大腦中形成一個並不是完美的圖像,隻有這樣,才不會有看景不如聽景的煩惱。

這就是人們共同的一個心理,距離產生美,得不到的總是最美好的,正如張愛玲在《紅玫瑰與藍玫瑰》裏所說的:“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