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雖然心裏是這麼想的,但是有很多人就是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沒有好好說上三句話,就立即爆發了,完全不給他人說話的機會,全程都在炮語連珠地開罵,發泄著自己的不滿,表達自己的委屈。然後等到將事態徹底惡化後,他們又開始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就沒有控製住呢?怎麼可以光顧著發脾氣了呢?下次可千萬不能再這樣了。然而到了下一次,仍然沒有什麼改變,還是該罵罵,該打打,讓人憤恨。
明明自己想要好好控製情緒,為什麼還是會失控呢?真的是他們願意的嗎?
當然不可能,是個人都想做個脾氣好的人,被人稱讚溫柔善良識大體。退一步講,就算真的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但至少不被大家討厭,這是所有人都希望的。所以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動不動就發脾氣,很多時候隻是因為他們無法自控,克製力遠遠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為什麼會這樣?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跟我的目前一樣,因為某種疾病造成的。這是客觀因素,是由不得本人控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經過專業的治療,減少病症的出現,直至最後的康複。在這期間還可以配合心理上的治療,努力做到心態平和,盡量減少外界刺激,避免情緒波動。
除了病理原因,剩下的就是個人原因了。我們經常說的“生氣”,其實就是人們對精神刺激致病的通俗說法,為什麼很多人易怒,一言不合就口誅筆伐,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無法獲得自己一定想要的結果。當人們的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相悖時就會產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所以如果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別人卻可以請以獲得時就會心理不平衡,從而引發不滿。還有就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嚴重,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也會給精神造成負擔,從而引發情緒的暴躁,極容易被某一個細小的事件引發躁動不安的情緒,從而失控。
心理學研究表明,脾氣暴躁,經常發火,不僅會提高誘發心髒病的致病率,而且會增加患其它病的可能性。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須學會控製自已,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
我們要對自己的意識進行控製,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就要有意地控製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這麼做的話,很大一部分人還是能將脾氣壓製下去的。
但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隻要我告訴自己別發脾氣,那就一定不會。事實上,他們總是在大家不經意的時候忽然爆發,讓人措手不及,甚至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竟然發脾氣了。
為什麼會這樣,這隻能說明,我們太高估了自己的自控能力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控製力,說不發脾氣就不發脾氣的。這一類人很容易被外界影響到,當周圍一有點什麼事發生,情緒就會立即被傳染,從而變得高亢、激動、興奮,血管迅速擴張,麵紅耳赤,然後炮語連珠。
但是,雖然心裏是這麼想的,但是有很多人就是控製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沒有好好說上三句話,就立即爆發了,完全不給他人說話的機會,全程都在炮語連珠地開罵,發泄著自己的不滿,表達自己的委屈。然後等到將事態徹底惡化後,他們又開始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就沒有控製住呢?怎麼可以光顧著發脾氣了呢?下次可千萬不能再這樣了。然而到了下一次,仍然沒有什麼改變,還是該罵罵,該打打,讓人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