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自己想要好好控製情緒,為什麼還是會失控呢?真的是他們願意的嗎?
當然不可能,是個人都想做個脾氣好的人,被人稱讚溫柔善良識大體。退一步講,就算真的不能做到讓每個人都喜歡,但至少不被大家討厭,這是所有人都希望的。所以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動不動就發脾氣,很多時候隻是因為他們無法自控,克製力遠遠不如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為什麼會這樣?當然,其中一個原因是跟我的目前一樣,因為某種疾病造成的。這是客觀因素,是由不得本人控製的。唯一的方法就是經過專業的治療,減少病症的出現,直至最後的康複。在這期間還可以配合心理上的治療,努力做到心態平和,盡量減少外界刺激,避免情緒波動。
除了病理原因,剩下的就是個人原因了。我們經常說的“生氣”,其實就是人們對精神刺激致病的通俗說法,為什麼很多人易怒,一言不合就口誅筆伐,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覺得無法獲得自己一定想要的結果。當人們的主觀願望與客觀現實相悖時就會產生這種消極的情緒反應。所以如果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而別人卻可以請以獲得時就會心理不平衡,從而引發不滿。還有就是隨著社會競爭的嚴重,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也會給精神造成負擔,從而引發情緒的暴躁,極容易被某一個細小的事件引發躁動不安的情緒,從而失控。
心理學研究表明,脾氣暴躁,經常發火,不僅會提高誘發心髒病的致病率,而且會增加患其它病的可能性。因此為了確保自己的身心健康,必須學會控製自已,克服愛發脾氣的壞毛病。
我們要對自己的意識進行控製,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就要有意地控製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這麼做的話,很大一部分人還是能將脾氣壓製下去的。
但這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隻要我告訴自己別發脾氣,那就一定不會。事實上,他們總是在大家不經意的時候忽然爆發,讓人措手不及,甚至連他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竟然發脾氣了。
為什麼會這樣,這隻能說明,我們太高估了自己的自控能力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很好的控製力,說不發脾氣就不發脾氣的。這一類人很容易被外界影響到,當周圍一有點什麼事發生,情緒就會立即被傳染,從而變得高亢、激動、興奮,血管迅速擴張,麵紅耳赤,然後炮語連珠。
很多人都覺得在跟人談判之前當有人提出他們不適合出席而應該由他人代替時都會自以為是地認為,我可以忍住不發脾氣,沒問題的,所以不需要別人出麵,我自己就好了。但很快事實就會證明,他明顯高估了自己的克製力。
我們應該承認自我勇於承認自己愛發脾氣,以求得他人的諒解和幫助。如果周圍人經常提醒、監督你,那麼就會慢慢收斂,讓自己變得溫和起來。其實任何正常人都會怒火中燒,但是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應該心平氣和,冷靜地、不抱成見,讓別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凡事要將心比心,就事論事,而不是想當然。
當一個人學會寬容時,就是他收到大家任何尊重的時候。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克製力是人一輩子的工作,隻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