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已經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會選擇向心理醫生傾訴,第一當然是因為他們具有很好的職業道德,奉行保密原則。第二則是心理醫生具有很強的專業素養,懂得對症下藥。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既然是心理疾病,就要從心理方麵進行開導,引導他們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
所以說,鬱悶時盡量不要一個人獨處,要多接觸人群。尤其是和那些天性開朗樂觀的人在一起,讓他們的快樂傳遞給你,學習他們樂天派的生活作風。注意不要和那些本身也正處於煩惱中的人在一起,雖然惺惺相惜的感覺雖然也可以減少一些你的痛苦,但仍然還是負麵的情緒在占主導地位,因為大家的負麵情緒相互傳遞,最後反倒更加苦悶。
除此之外,運動、唱歌、跳舞、聽音樂等等都是不錯的情緒宣泄途徑。通過大量的高強度活動,能夠將消極的情緒排除。當然要注意的是,我們必須選擇那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喝酒、抽煙、暴飲暴食、玩殺人遊戲都是不可取的。雖然這些方式也能減壓,但是在減壓的同時卻傷害到了你的身體,或者侵犯了他人的健康。而且一些暴力的遊戲增長了內心的嗔恨和暴力,反而會加大我們的負麵情緒。
如果可以的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盡量哭出來。難受時痛痛快快地哭出來,而不是悶著不說話,千萬不能偽裝堅強,或是認為“男兒有淚不輕彈”。堅強也要分場合的,有時候心要變得柔和,要懂得示弱。很多人誤以為要有一顆堅強的心才能戰勝困難,其實我們在培養堅強的同時也給心包裹上了一層堅硬的外殼,雖然以後你幾乎能做到“刀槍不入”了,但其實是因為我們的心開始變得麻木了。雖然不容易感受痛苦了但同時也失去了感受幸福與快樂的能力。
這些方法,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個辦法,那就是不要克製自己的情緒,要及時釋放出壓力。尤其是當你覺得自己忍無可忍的時候,這就說明我們的情緒和壓力已經大到極點了,到了理性都無法控製的程度。這種時候我們就要思考,自己應該要進行減壓了,而不是依然克製,這樣自己終究會有一天受不了的。最後的結果會怎麼樣呢?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那就是: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成沉默中滅亡。
也就是說,偶爾發發脾氣,做一些平常覺得不太可能做的事情並不是一件壞事。如今社會競爭力如此之大,每個人承受的壓力都非常大,如果不定時釋放發泄的話,就會越積越多,後果不堪設想。在某些特殊的環境下不克製自己,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當然,我們要有一個度,如果是無路取鬧的話,就隻能讓人討厭了。
為什麼很多已經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會選擇向心理醫生傾訴,第一當然是因為他們具有很好的職業道德,奉行保密原則。第二則是心理醫生具有很強的專業素養,懂得對症下藥。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既然是心理疾病,就要從心理方麵進行開導,引導他們正確的、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