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每天抽出三分鍾弄懂財務報表——利潤表(3 / 3)

在分析本類項目的時候,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每個成本、費用、稅金項目下包含的內容是否適當,確認費用應貫徹權責發生製原則、曆史成本原則、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原則等。

其次,要對成本費用的結構與變動趨勢進行分析,分析各項費用占營業收入百分比,分析費用結構是否合理,對不合理的費用要查明原因。同時對費用的各個項目進行分析,看看各個項目的增減變動趨勢,以此判定公司的管理水平和財務狀況,預測公司的發展前景。

利潤表包含的利潤項目:

前麵我了解了利潤表中收入和費用等項目,下麵我們就要說到最關心的利潤項目了。利潤的概念很容易理解,簡單來說就是收入減去成本,就是利潤。在財務會計上,利潤被稱為營業利潤,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計算的方式就沒那麼簡單了,需要減去的成本和費用的項目較多。

具體的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投資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其它業務支出

通常來說,影響企業利潤有四個原因,我們需要了解。一是產品的價格,二是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三是產品的銷售量,四是產品的固定成本。這四個因素中,隻要有一項有發生了變化,都會影響到企業的利潤。這四個因素任意一個發生變化,都會影響企業的利潤的變化。

企業需要根據不同行業的競爭情況,以及自身經營管理水平,來製定相應的價格政策,力求達到利潤最大化。比如說超市和仿古家具店就是屬於不同的行業,超市的行業平均營業毛利率隻有3%,而仿古家具店的行業平均營業毛利率高達100%,但超市的平均存貨周轉率是7天,仿古家具店的平均存貨周轉率則是6個月,兩者之間所要采取的銷售策略和存貨管理辦法則完全不同。

利潤表中還有一項是利潤總額,是指企業當期所有的經營成果,也就是營業利潤與投資淨收益、營業外收支淨額、補貼收入之和。其中,投資淨收益指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所獲投資收益扣除投資損失後的數額。營業外收支淨額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的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後的餘額。

簡單來說,利潤總額包括了企業正常業務所帶來的利潤,以及投資到別人那賺來的收益,還有其他偶然所得的收入。具體的計算公式為:營業利潤加上營業外收入,減去營業外支出,即為利潤總額。

如果利潤總額是負數,說明該公司一年經營下來,其收入還抵不上成本開支及應繳的營業稅,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虧本了。如果利潤總額為零,說明企業一年的收入正好與支出相等,企業經營不虧不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盈虧平衡。如果利潤總額大於零,呈現正數,說明企業一年的收入大於支出,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企業盈利,賺錢了。

利潤表中最後一項是淨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向國家交納的所得稅以後的餘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淨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淨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淨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計算公式為:淨利潤=當期利潤總額一應交所得稅。

另外,財務管理上還有毛利潤,就是營業收入減去營業成本。而毛利潤br營業收入,就是毛利率。企業的毛利率越高,說明企業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就越強。如果一個企業的毛利率較低,則會影響該企業業績擴張的能力。

了解利潤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前麵我們認識了利潤表裏麵所包含的各個項目,下麵我們就一起來弄懂這張利潤表。平常,大家在拿到利潤表的時候,最喜歡看的是最後一行,寫著淨利潤是多少。表示這家公司在報表期內有多少淨收益。這一點是非常重要,但是在分析利潤表的時候,我們不能隻看這個數字。要會看利潤是從哪裏來的,到哪裏去?企業雖然是為了最後這個數字而經營,但是如果你不知道它是怎麼來的,也不會知道它是怎麼失去的。

當然,營業收入的增加,才是提升企業利潤的最根本辦法。因此說,如果該公司來年的營業收入上沒有增長,隻是單純的降低了成本,也是屬於企業發展的不正常現象。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毛利潤要占營業利潤的二倍以上,該企業的發展才是正常的,有發展前景的。總之,利潤表要弄懂,還是很容易的,需要說明的是,我們再看利潤表的時候,不能隻關注利潤後麵的數字,還要多了解一下該公司的營業收入的具體構成情況,這就需要財務報表的附表了,在後麵的章節中,我們將詳細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