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大公司要招聘一位銷售主管。豐厚的薪水和良好的福利待遇吸引了不少報名者。應聘的條件除了其他基本要求外,還要有一定的口才。許多人躍躍欲試,經過筆試和麵試,留下3個人進入最後的測驗。第一個應聘者一進來,就看到麵前坐著集團的老總,他在商場中叱吒風雲,以果斷和善辯著稱。應聘者一見老總親自麵試,不免心慌意亂起來。老總的問題尖刻而帶有挑釁性,同時批評了這位應聘者的服裝沒有品位,應聘者被老總說得越來越沒有自信,根本不敢正麵駁斥,隻是竭力自圓其說。不到半小時,他就被老總問得毫無招架之力了。老總笑著對他說:“你可以出去了。”
第二個應聘者也是如此。很快輪到了第三位,他根本不知道給他麵試的人竟然是公司老總,應聘者對老總說:“你好。”老總威嚴地掃了他一眼,提了許多問題,應聘者對答如流。老總嘴角露出一絲微笑。突然,老總提出一個十分尖刻的問題:“你的簡曆上寫著你是XX大學畢業的,這個大學很一般,一般出不了什麼人才。”
應聘者一聽,不禁有些氣惱,但仍然平靜而有禮貌地回答老總:“學校隻是一個學習的地方,更多的鍛煉還是在工作上,我的工作能力很強的,我相信一定不會輸給那些名校畢業的學生。”老總不同意他的觀點,兩人便言來語去地爭論起來。老總的話突然戛然而止,笑著說:“不錯,有自信,也有膽量,你等我們公司的最後通知吧。”第三位應聘者走出麵試室,看到先前的那兩位應聘者。當得知那位麵試官是集團公司的老總時,第三位應聘者覺得自己一定得罪了老總,肯定沒有機會了。但結局卻出乎意料,真正被錄用的是第三位應聘者,公司老總評價他是自信心極強的年輕人。
同樣兩個努力工作的人,有著同樣的環境,其中一個突然就上去了,另一個人可能永遠都上不了這個台階,最重要的區別看誰有這份自信。自信是一種感覺。一個人的成長、成功,往往靠這種感覺,這種感覺引導了你的判斷,自信的人在工作中總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時,會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有實力;當遇到實在無法完成的任務時,則認為也許任務本身實在太難。而缺少自信的人則會把成功歸功於好的運氣,把失敗看成是自己能力欠缺,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成,這樣做起事來就會放不開,總覺得自己水平達不到某一程度,因而無法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這樣,離成功越走越遠。
奧裏森·馬登說:“如果我們分析一下那些卓越人物的人格物質,就會看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開始做事前,總是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排除一切艱難險阻,直到勝利!”所以說,自信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走向成功的基礎。自信心對於一個身在職場的人來說尤為重要,隻要你邁步,困難和挫折就不可避免,這時,我們需要有自信,因為它是一種不怕困難的精神,它能讓人勇往直前、開拓進取。生活在競爭的社會裏,一個人如果沒有充分的自信是很難取得成功的。如果有自信作為忠實的夥伴和朋友,便能不再畏懼風雨的肆虐,隻要有了信心,便能勇敢地走出苦澀與沉重,微笑著坦然地麵對一切。自信是開啟成功的“金鑰匙”。有了它,就算身處絕境,亦能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