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惠會館二次遷建記:

“會館之建,非第春秋伏臘,為旅人聯樽酒之歡,敘敬梓恭桑之誼,相與樂其樂也;亦以懋遷貨居,受廛列肆,雲合星聚,群萃一方,詎免涯毗,致生報複;非賴耆舊,曷由排解?重以時勢交迫,津梁多故,橫征私斂,吹毛索瘢,隱倚神叢,動成瘡痏。雖與全局無預,而偶遭株累,皇皇若有大害。踵乎厥後,既同井邑,宜援陷阱,凡此皆當憂其所憂者也。縱他族好行其德者,亦能代為捍衛,而終不若出於會館,事從公論,眾有同心,臨以明神,盟之息壤。俾消釁隙,用濟艱難。保全實多,關係殊重。推之拯乏給貧,散財發粟,尋常善舉,均可餘力及之,無煩類數,此會館之建,所不容緩也。”

潮惠會館在潮州八邑旅滬移民心理占有很重要的情感地位,後來該會館拓展了很多社會事業,得到本籍人士和社會的支持。這得益於以會館為形象的情感維係,通過睦敦社情的活動,團結了一個群體,凝聚了一方力量,善濟了一批弱者,穩定了一方秩序。

新建豫章會館碑誌:

“昔聞諸父老日,間嚐走通都,過大邑,見夫士商雲集,或遊宦,或服賈,群然雜處其地者,罔不設立會館,為同鄉彙敘之所。各直省盡然,尤莫盛於北之幽燕、南之吳越。其時餘年尚少,輒識之於心而不忘。迨餘壯歲離家,在申貿易,吾鄉人之藏於其市者,實繁有徒。平居各勤其業,弗尚往來;即伏臘歲時,彼此過從,僅十之二三。方欲創一公所,凡事遇公私,集議其中,藉可時常親近,未始非聯屬鄉情之善舉。終以俗務紛投,刻無休暇,而事不果行。遲至道光二十一年,知上海縣事虔南曾公,籍本江西,與餘同省。久入仕途,頗敦鄉誼。下車伊始,招敘衙齋,詢及豫省士商,眾居茲土,宜營會館。俾春秋佳日,宴集談心,不時聚首。雖處異鄉,情同故裏,一舉三善,其快何如!”

表達了遊子的經曆再長,也不會忘卻情感的歸途,而“情同故裏”則人生樂事也。各方人士存心於“同鄉彙敘之所”的會館建設,不能不說會館這類社團是適應於移民社會需要的。

上述列舉的一些會館聯絡移民情感的創建始因,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理解,這種社團組織具有服務旅居商民情感需要的基本功能。

二、交事業同人之誼

同業公所或同業公會具有明確的交流同業之誼的建設目的。旨在通過建立同業的“人和”關係,營造良好的同業發展秩序。一些同業公所的修建記,記載了同業公所睦敦同業之誼的願望。如,重修桐油苧麻業公所收支碑:

“竊維實業不興,商界所由墮落;機關不備,市場何自振興。按桐油苧麻一業,向僅流通於內地,近則暢售於外洋。而油麻之原料既美,需用實繁,尤為外人所歡迎。故近年出口既多,銷場益盛。且逆料前途,必有加無已,此可為同業賀者也。惟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為營業之關鍵。今既上承天時,下盡地利,尤當注意於人和。彼外人之能以商戰爭雄者,惟其對於內則精益求精,對於外則同德同心故也。而吾國商人,積習相沿,但知各圖利益,不思合力競爭;欲求人和,亦難矣哉!本公所自同治柒年創立以來,前人成績,班班可考,詳載於碑。惟先輩既創設於前,則同人自當維持於後。”

碑刻記述了桐油苧麻公所,強調事業發展的“人和”作用,希期公所睦敦同業情感,同心同德共謀發展。

重建滬南錢業公所落成記略:

“滬市南北錢業如林,而發達之機,實以南市為初桄。中西互市以來,時局日新,商業日富,奇貨瑰寶,溢郭填壖。而握其樞者,實賴資本家斥母財以孳息,稗群商得資其挹注,於以居積而乘時。顧商戰之要,業欲其分,誌欲其合。蓋分則競爭生,而商智愈開;合則交誼深,而商情自固。公所之設,所以浚商智聯商情也。”

希望錢業公所起到“合誌”“交誼”的作用,以達固商情、浚商智、維護行業秩序的目的。

其他各類同人社團也都具有同樣的聯誼功能,諸如,各種學會、研究會、俱樂部、職業社團等,通過社團的聯誼活動和聯絡關係,給行業發展、職業進步奠定有序的認識基礎。

上海早期社團組織中,主要是以地緣鄉誼為紐帶作為組織基礎的,這類組織強調的是中國傳統的同鄉觀念,為來自某些特定地域範圍內的移民提供世俗情感上的聯誼,這是初期上海移民社會的一種反映,適應了上海商業和航運業為主的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口構成的流動性。這類組織與移民的精神需要有關:即集群、思鄉、互助的需要,作為一種獨特的移民文化,“是對移民鄉土情感失落心理的一種補償,是其尋根意識的一種表現,是移民力圖保持鄉土文化聯係的一種努力”。這種社團所突出的是以地緣為中心的帶有傳統宗法性色彩的組織原則,盡管有很明顯的封建意識和落後性,卻不失為是早期移民社會中聯合群體、扶助弱勢的互助組織形式,起到了一定的穩定社會和安定民生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