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孟子之性善說,荀子之性惡說,為吾國二千餘年未決之懸案。先生謂:心理之變化,一如磁電之變化,就兩家學說,繪之為圖,即知其純是磁電現象,而性善性惡之說,遂成為無謂之爭執。

(四)曆史上離奇之事夥矣,良友也忽而成讎仇,讎仇也忽而為良友,某也忽焉而成功,某也忽焉而失敗,先生本力學規律,繪之為圖,而後知其錯綜變化,一一有軌道可尋。

(五)先生謂:人世事變,由人與人接觸而生,一曰我,二曰人,是為二元。自數學上言之,可得五種線:一、二直線;二、圓;三、拋物線;四、橢圓;五、雙曲線。人事千變萬化,皆不出此五種軌道,一一舉例說明之。

(六)世界進化,則為三元:一曰力,二曰空間,三曰時間,其進化所走之軌道,為三元中之螺旋線。先生曆舉事實證明之,斷為世界終必大同而後止。

(七)先生謂:西人以力學規律,施之物理上,中國古人,以力學規律,施之人事上。《周易》一書,具備力學原理;老子學說,通於牛頓;莊子學說,通於愛因斯坦;孔孟告荀,及其他諸子,與夫宋明理學家,程朱陽明諸人學說,無不含有力學原理。旁征博引,其說鑿然不誣。特諸家之說,有見其全者,有見其偏者,先生一一以力學規律衡之,其說之是非得失,遂如經犀照焉。

(八)達爾文之互競說,其弊流為互相衝突,克魯泡特金之互助說,其弊流為互相倚賴。先生創為合力說,如射箭然,支支箭向同一之箭垛射去,彼此不相倚賴,而又不相衝突,其說洵足救達克二氏之弊。

(九)世界紛紛擾擾,是由於學說之紛歧,學說之紛歧,是由於人性之觀察有異。持互競說的人,是以性惡說為立足點;持互助說的人,是以性善說為立足點。關於經濟方麵,個人主義,是以性惡說為立足點;社會主義,是以性善說為立足點。關於政治方麵,獨裁主義,是以性惡說為立足點,民主主義是以性善說為立足點。先生既主張人性無善無惡,故倡合力說以救互競互助之弊。對於經濟,則合斯密士與馬克斯而一之,對於政治,則合獨裁與民主而一之,一一擬具實施辦法。至於外交,則西洋地偏寒帶,持侵略主義,印度地偏熱帶,持不抵抗主義,中國則介居溫帶,由孔老以至孫中山先生,所持主義,蓋一貫的抵抗而不侵略也。將來世界各國,非一齊走人中國主義,是永不得太平的。自有曆史以來,皆人同人爭,其力線是橫的,先生主張以地球為目的物,合全人類向之進攻,把地球內部蘊藏之財富,搜取出來,全人類平分,其力線是縱的。土地為全人類所公有,十八萬萬人共同做皇帝,是為合力主義之終點。

以上各點,即全書之大旨。先生誠近代大思想家也,向者東西學術,判若鴻溝,吾閩嚴幾道起而溝通之,幾道以還,闃無其人。先生崛起西蜀,將心理與力學貫通為一,舉凡古今之成敗興衰,學說之是非得失,人事之錯綜變化,國家之法令製度,悉以力學規律裁衡之。東西學術,遂融合無間,謂非學術上之大發明,不可得已。顧先生深自謙挹,謂此不過一種臆說,宇宙真理,容不如此。先生之說,其究為真理耶?臆說耶?讀者諸君,當能深研而自得之。

(三)孟子之性善說,荀子之性惡說,為吾國二千餘年未決之懸案。先生謂:心理之變化,一如磁電之變化,就兩家學說,繪之為圖,即知其純是磁電現象,而性善性惡之說,遂成為無謂之爭執。

(四)曆史上離奇之事夥矣,良友也忽而成讎仇,讎仇也忽而為良友,某也忽焉而成功,某也忽焉而失敗,先生本力學規律,繪之為圖,而後知其錯綜變化,一一有軌道可尋。

(五)先生謂:人世事變,由人與人接觸而生,一曰我,二曰人,是為二元。自數學上言之,可得五種線:一、二直線;二、圓;三、拋物線;四、橢圓;五、雙曲線。人事千變萬化,皆不出此五種軌道,一一舉例說明之。

(六)世界進化,則為三元:一曰力,二曰空間,三曰時間,其進化所走之軌道,為三元中之螺旋線。先生曆舉事實證明之,斷為世界終必大同而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