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聰明不是不懂裝懂,而是用心聆聽(2 / 2)

有一個年輕人在一家公司工作,他對自己的工作能力很自信,但是他覺得自己經驗不足,怕別人不重視自己,所以他就積極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存在。每次會議他都積極發言,發表想法,他想讓他的上司認為他懂很多,從而重視他。可是,他上司還是不把他放在眼裏,同事也不把他當回事。他對工作產生了抱怨的心理,於是,他不想在公司幹了。在辭職之前,年輕人還是理智地找了一位自己最尊敬的老師,把自己工作的不滿告訴了老師,請老師幫自己拿一拿主意,這位老師聽完後說:“這樣吧,你先不要急於辭職,以後你在開會或是和同事討論問題時,你先別發言,尤其是自己不太懂的,沒有依據的,千萬別發言。先聽別人說,然後分析別人說得對不對,在這裏免費學會做人智慧、學習工作經驗、學習工作技能,是讓你增長學問的大學堂。等你都學會了你再辭職不幹。”年輕人聽了老師這麼指點有了感悟,他決定按老師說的方法,用心、用行動去嚐試一下。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兩年過去了,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滿懷熱情地來到了老師的家,師生兩人見麵都很高興,話題很快就回到了兩年前,他們談到了當時他要炒公司魷魚的話題。老師笑著說:“你現在肯定是炒了那家公司的魷魚了。”年輕人說:“老師非常感謝你,自從得到你的指點後,我按你說的方法一一都認真做到了,今天我們老板對我非常信任,我也不用那麼累地積極表現自己了。說那麼多話還得不到認可,現在用簡單的言語就能把問題說到點子上。半年前,我們老板已經把我提拔為副總了,我的月薪也提到了1萬多元,今天我是特意登門來感謝您的。”

在工作中我們不要做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職場中有許許多多看似簡單的處事道理,但是真正做起來卻很困難。什麼修煉職業素養,鍛煉職業心態,學習商務禮儀等等。所以,我們一定要少說多做、少說多聽,這樣,你可以熟悉情況,積累經驗,加強學習,彌補不足,當你的積累足夠時,你無需說那麼多來表現自己,你的能力自然就流露出來,成為別人的焦點。

在工作中,愛表現自己,動不動就拍胸脯、打包票的人,不懂裝懂的人往往是一些不能信任的人。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總是不想對自己說的話負責,那麼這個人永遠不能在事業上有大的發展,同時人際關係也會很差。在職場中,真正聰明的人懂得少說多聽,說到點上,說到好處,語氣輕一點兒,重一點兒,與某人多說幾句、少說幾句,都會有很大的不同。當我們細心觀察發現有些經驗老道的人總是深藏不露,但兩隻耳朵卻始終豎著,敏銳地接受周圍的信息,把情況摸清楚,這的確是一種製勝之法。多做還可以點點滴滴地去積累自己的工作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成熟並進一步做出一番大事業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