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Tone!跳出創新之路(1 / 1)

鄭宗龍以一句“既然要跨界,就必須有所作為,不能說說而已”,大刀闊斧斬除形式上的牽絆,以有趣但不可笑、有效果但不嘩眾取寵的設計,《樂》得恰到好處。相較之下,26歲的黃翊顯得較為沉穩保守,著重於意念上的再造。

俄國作曲家哈察都量的《小提琴協奏曲》具有濃厚的亞美尼亞傳統色彩,改編成國樂編製更具民俗風情,小提琴家李宜錦以媲美俄國小提琴大師柯崗(Leonid Kogan)錄音的超速度,在舞台上拉奏第三樂章。音樂背景不是黃翊選擇這首曲子的主因,他看上樂曲不斷加速往前的衝勁,聯想起每日與時間賽跑的上班族,伴隨著音樂舞者在TA-TA for Now的舞作中打起領帶,穿起窄裙,以肢體演出白領們的辦公室之戰。

黃翊另一支作品《紅》,以大陸作曲家郭文景的《戲》為發想,這首曲子為鈸而作,呈現開擊、刮擊等多種演奏手法,舞台上九位樂手分為三組而坐就像是三個小戲台,舞者在戲台前展肢,期間黃翊小玩一下光影遊戲,用燈光灑下印章般大小的光點,舞者在光點空間中穿梭舞動,成為個人私密的戲台。

“跳Tone”舞作登場的前後次序,分別是黃翊《紅》、TA-TA for Now及鄭宗龍《樂》,樂與舞兩者的關係,如同曆經一個完整的蛻變過程,從以樂帶舞、以舞帶樂到最後融合為一體,台北市立國樂團和雲門舞集2的放手一搏,搏出了台灣“跨界”的新能量和生命力,台北市立國樂團褪去傳統的桎梏放下身段往前踏出一步,雲門2大膽躍進擁抱傳統,誰說老東西沒辦法有新把戲、新東西缺乏文化基底,林懷民、鍾耀光、簡文彬以自由開放的胸懷作為演出者的後盾,一同開創出2009年台北藝術節令人大開眼界的製作。下次,觀眾最期待的應該是鍾耀光、簡文彬跳舞,林懷民奏樂。

鄭宗龍以一句“既然要跨界,就必須有所作為,不能說說而已”,大刀闊斧斬除形式上的牽絆,以有趣但不可笑、有效果但不嘩眾取寵的設計,《樂》得恰到好處。相較之下,26歲的黃翊顯得較為沉穩保守,著重於意念上的再造。

俄國作曲家哈察都量的《小提琴協奏曲》具有濃厚的亞美尼亞傳統色彩,改編成國樂編製更具民俗風情,小提琴家李宜錦以媲美俄國小提琴大師柯崗(Leonid Kogan)錄音的超速度,在舞台上拉奏第三樂章。音樂背景不是黃翊選擇這首曲子的主因,他看上樂曲不斷加速往前的衝勁,聯想起每日與時間賽跑的上班族,伴隨著音樂舞者在TA-TA for Now的舞作中打起領帶,穿起窄裙,以肢體演出白領們的辦公室之戰。

黃翊另一支作品《紅》,以大陸作曲家郭文景的《戲》為發想,這首曲子為鈸而作,呈現開擊、刮擊等多種演奏手法,舞台上九位樂手分為三組而坐就像是三個小戲台,舞者在戲台前展肢,期間黃翊小玩一下光影遊戲,用燈光灑下印章般大小的光點,舞者在光點空間中穿梭舞動,成為個人私密的戲台。

“跳Tone”舞作登場的前後次序,分別是黃翊《紅》、TA-TA for Now及鄭宗龍《樂》,樂與舞兩者的關係,如同曆經一個完整的蛻變過程,從以樂帶舞、以舞帶樂到最後融合為一體,台北市立國樂團和雲門舞集2的放手一搏,搏出了台灣“跨界”的新能量和生命力,台北市立國樂團褪去傳統的桎梏放下身段往前踏出一步,雲門2大膽躍進擁抱傳統,誰說老東西沒辦法有新把戲、新東西缺乏文化基底,林懷民、鍾耀光、簡文彬以自由開放的胸懷作為演出者的後盾,一同開創出2009年台北藝術節令人大開眼界的製作。下次,觀眾最期待的應該是鍾耀光、簡文彬跳舞,林懷民奏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