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到目前為止,野羊城工作室已經初具規模了,雖然創辦時間不長,但在東風藝術區依然建立了一定的勢力。
周圍無論是剛來開公司的,還是已經開好的,都知道這裏有這麼一家野心勃勃的影視工作室。
沒辦法,大股東程思铖舍得砸錢——
編導統籌的部門有1人,負責把握項目後期的整體方向。這個尤其重要,還找不到可信之人,暫且由文沐野擔著。
攝影部編製有12人,架構設立攝影總監、攝影師、剪輯師、美術、燈光、錄音等。
製作部有3人,負責影片的整體效果。
人事和財務部有4人,現在隻有1名行政主管,2名文員,財務經理1名。
策劃部暫且隻有1人,由葉杉楊掛著。
其他像是法務、公關、宣傳、劇組的服道化等等,暫時都外包出去。
當然還有兩個前台招待的妹紙,也是歸屬行政部管轄。
大多都是年輕人,除了暫時沒有藝人部門,其他整體都成型。而蘇涵不僅是葉杉楊的經紀人,還是人事部的主管,她本來就是學管理的。
像攝影部的好幾個人都是文沐野從北電招進來的校友。其中一個叫王銘,已經跟他合作許久,之前是他拍短片的禦用攝影師。
現在就是年輕人的時代,這個時代允許這樣的可能性,讓人做科幻題材的電影,同時,如今的市場在這一刻需要這樣的電影。
葉杉楊一直覺得藝術創作也好,電影也好,都不可能脫離時代創作的,時代是海浪,大家都是在乘浪而行。
他知道想要在時代的浪上開船,那在打造這艘船的同時,也要等浪來了。這樣航行起來至少能借助浪的推動來省油。
這是一個相互結合的過程,隻是在這個過程中如何相對好地去操控船的方向,這是他接下需要麵對的問題。
其實葉杉楊也不知道準不準確,隻是用自己的感受去判斷適不適合。覺得這麼做舒服,就這麼做了。
當然,還要考慮電影的受眾,他喜歡的東西大家不一定喜歡了,到那個時候就要麵對一個問題,到底是尊重市場還是尊重自己?
幸運就在於,此時國內的科幻題材還未麵世,在這個時間點上,可能市場的感受力和他的感受力有一些頻率上的相似。
……
會議室。
離開會還差幾分鍾,隻要是負責《移動迷宮》的事項都接二連三地走入會議室。
趁著這個間隙,文沐野直勾勾地看著葉杉楊:“之前拍短片的時候,那時候找人做統籌沒必要,活兒我自己就幹了。”
說完,他翻了翻手上的劇本又道:“但這片我梳理完最起碼160場戲。統籌的活兒這次不能全讓我幹了,不然得把我累死。”
“這個等會兒人到齊再說。”葉杉楊朝四周環視一圈後,除了會議桌上的人在翻閱麵前的文件,陸續還有人走進會場。
“人都到齊了吧?”
葉杉楊粗略統計一下,今天開會來了23個人,包括他和文沐野在內。
這時,王盈瑩匆匆地跑了進來:“葉哥,程總說有事晚點過來,讓你們先開會,不用等他。”
“那就開會吧,盈瑩去給大家衝茶。”
“好的,葉哥。”王盈瑩小腿一邁就出去了。
確定沒有其他人後,葉杉楊才拍了拍手,微笑道:“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見到我,不管認不認識,我先做個簡單的自我介紹。”
“本人姓葉,名杉楊。說來真慚愧,這還是我第一次正兒八經的開會。我呢才疏學淺,如有說的不到之處,大家多多包涵哈。”
葉杉楊說完這話,坐在會議桌右手邊的蘇涵帶頭鼓掌附和。
而站在葉杉楊一旁的文沐野笑著說道:“我可不信,要說野羊城能說會道的,你在我心裏排第二,就沒人敢排第一。”
“還不是有你這片綠葉的襯托。”葉杉楊也是滿臉笑容,嘴角上翹,似乎有點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