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貝爾在曼哈頓格林威治村的一家藍調酒吧裏,見到了邁克爾-科尼:“致命身份”的編劇。
原本,埃文-貝爾還以為邁克爾-科尼應該在洛杉磯,畢竟天使之城可是好萊塢電影公司的聚集地,要找到投資者,洛杉磯應該是比紐約更合適的。但沒有想到邁克爾-科尼此時就在紐約,埃文-貝爾也就順水推舟先回來紐約,然後迫不及待地約見了這位構思巧妙的編劇。
邁克爾-科尼就是一個無害的中年男子模樣,一顆油光發亮的大光頭,加上古板的黑框眼鏡,倍增親切感。坐在埃文-貝爾的麵前,他臉上一直掛著局促的笑容,顯然不是一個善於交際的人。
作為一名編劇,邁克爾-科尼名聲並不顯。在“致命身份”之前,他也就寫過兩個劇本,而在埃文-貝爾的記憶之中,邁克爾-科尼編劇生涯中最亮眼的作品就是這部“致命身份”了,無論是從構思、布局,還是從主題、深意,包括驚悚懸疑的塑造,都是邁克爾-科尼的巔峰之作。
所以,雖然不是初出茅廬的新人,但邁克爾-科尼信心還是不足,“致命身份”這個劇本他前後投了不下二十家公司,可惜都石沉大海,沒有一點回應,這讓他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
此時坐在對麵的,也許不是大公司代表,也許不是頂級導演、製作人,但邁克爾-科尼卻是認識他的,埃文-貝爾,去年一年橫空出世,焦點中的焦點,音樂成績讓所有人側目,電影成績雖然僅有一部“死亡幻覺”,可邁克爾-科尼看過這部電影,卻是心頭大愛。
接到十一工作室的麵談通知時,邁克爾-科尼還專門去查詢了一下這家公司。查詢完之後,邁克爾-科尼知道,也許十一工作室不是最有實力的,但至少它的主旨“自由”,是他最需要的。沒有一個編劇會喜歡不懂裝懂、指手畫腳的製片人。
“親愛的科尼先生,很高興見到你。”在這之前,埃文-貝爾一直都是賣方案的人,他需要做的就是把握手中的籌碼,爭取最大的利益。但今天,埃文-貝爾卻是買方,如果有可能的話,他希望能夠投資這部“致命身份”,讓這部經典的驚悚懸疑片登上大屏幕:雖然埃文-貝爾知道終究是有其他公司會看中這個劇本的,他上一輩子就看到了成品,但如果能夠讓如此出色的電影從自己手中誕生,那絕對是一件幸福的事。
“對於劇本,我有一個疑惑之處,不知道你是否可以給我解答呢?”埃文-貝爾的話,讓邁克爾-科尼出口的問候化作吐出的一口氣。
這年輕人,和其他電影公司有點不一樣。邁克爾-科尼心念轉了轉,“請說!”
埃文-貝爾將桌麵上的劇本翻了開來,隻翻了兩下,就找到了目標,“科尼先生,在這裏,這個被帕麗斯綁在床上的裸.男也是麥肯-瑞夫的分裂人格之一,對吧?”埃文-貝爾在閱讀劇本時,發現了一些和電影上映時有所不同的地方,這不是問題,重點在於,這些差異點讓劇本出現了漏洞,所以埃文-貝爾見到編劇本人時,不由就好奇地提了出來,“按照劇本之後的敘述,在這裏,”埃文-貝爾又在劇本上翻了翻,“這個裸.男也是女明星卡洛琳的經紀人,他出現在旅館的契機是什麼?為了追逐任性離開片場的卡洛琳嗎?那麼,他就不應該是第一個死去的……”
埃文-貝爾所闡述的,是劇本最開始,因為各種意外,不同的人格們聚集到了沙漠旅館。那麼,劇本中描寫這個經紀人的人格到達旅館的方式,首先就出現了漏洞。每個人相聚到旅館的原因都是環環相扣的,上一個人影響下一個人,結果一起到了旅館。可是經紀人這個角色,卻脫節了,和這“環環相扣”的意外脫節了,他隻是單純因為追逐麾下明星卡洛琳而到來,在接連的意外中並不占據篇幅。也許不是致命的漏洞,卻對情節的連貫產生了影響。這對於注重情節推進流暢的驚悚懸疑片來說,是很嚴重的。
其次,劇本中人格消失的順序,也是有一定規律的,簡單來說,就是最軟弱、最沒有利用價值的率先死去,那麼經紀人的人格先行犧牲就出現了邏輯上的漏洞,因為經紀人的人格不可能是最軟弱最沒有利用價值的。這從電影的流暢度上來說,沒有任何影響,但是深入電影內涵之中探討時,就是劇本撰寫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漏洞了。
聽著埃文-貝爾的話,邁克爾-科尼將神色中的謹慎、拘束都收了起來,因為他知道,眼前的少年是認真閱讀過劇本,而且不僅僅是認真,還對劇本進行了深層剖析。能夠遇到一個對劇本有如此深刻理解的演員,或者是製片人,對於編劇來說,絕對是求之不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