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 意外邀請(1 / 2)

隻花了不到二十四小時,埃文-貝爾此次洛杉磯之行的目的就被曝光了。其實這也是大衛-格林布拉特有意為之的結果,畢竟,“致命身份”這部電影開拍了,雖然是獨立電影,但之後還是希望能夠實現公映、實現盈利的。所以,現在接著埃文-貝爾如此高的曝光率,吸引一些關注也算是前期鋪墊了。

不過,媒體隻拍攝到埃文-貝爾和詹姆斯-曼高德見麵的照片,至於談話內容卻是無人得知。而後有媒體去采訪詹姆斯-曼高德——這也是一位不喜歡與媒體合作的主,他隻是承認了的確即將和埃文-貝爾合作一部作品,但作品的內容卻絲毫不願意透露。

媒體的好奇心被吊得高高的,開始挖掘埃文-貝爾、詹姆斯-曼高德,甚至是十一工作室過去幾個月的動向,搜尋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這也是大衛-格林布拉特的主意,吊起媒體的胃口,將痕跡一點點放出去,最後讓媒體猜測出“致命身份”的事實,宣傳效果顯然比由埃文-貝爾他們自己承認要有效得多。

當然,這種宣傳手段也不是能夠常用的。主要是因為埃文-貝爾最近新聞多,他又很少接受采訪,記者想在他身上挖新聞,才能夠讓大衛-格林布拉特的計劃得以實行。

由於記者們都去調查了,跟在埃文-貝爾身後的尾巴明顯地少了許多,這讓他的行動自由了不少。

走在比佛利山莊的威爾榭大道上,埃文-貝爾看了看四周,終於沒有那些惱人的狗仔隊了,可以放鬆下來好好逛街,享受難得的休閑。

埃文-貝爾出現在這裏,自然不是為了購物,而是為了看看不同城市的服裝店風格,這對於十一設計來說也是有啟發性的。當然,這隻是次要原因,享受悠閑才是埃文-貝爾最主要的目的。

看著眼前這幢三層小樓,小樓的外牆全部都是玻璃的,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層的狀況。一行胭脂紅的字體由上而下揮灑下來,“永遠21(Forever. 21)”。埃文-貝爾沒有在門口停留太久,就邁開步伐走了進去。

“永遠21”,正如名字所述,強調服裝永遠二十一歲,主打二十歲年輕人市場。1984年原名為“時尚21”的服裝店在洛杉磯開業了,前後隻用了十一年,在1995年,這間原本隻有九百英尺的店麵,已經在加利福尼亞州以連鎖的方式發展起來,並且在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擁有了第一家分店。其後就勢不可擋,在去年“永遠21”正式成為了國際服裝零售商,也是時下最受美國年輕人歡迎的大眾時尚品牌。

“永遠21”不同於其他大眾品牌,它以簡單輕巧的設計,還有亮麗的色彩,勾勒出年輕人的朝氣。目前在全美的銷售量可以排名前十。這一路走來,隻花了十八年不到的時間,成績斐然。

埃文-貝爾看到了這家備受年輕人歡迎的連鎖品牌,自然就產生了進去參觀參觀的想法。雖然十一設計目前不是走大眾時尚的路線,但任何一個服裝品牌都是有值得借鑒的地方,埃文-貝爾不介意多收集一些資料。

走進“永遠21”,青春的氣息撲麵而來,金色搭配黑色的裝飾,模特腦袋上粉紅色的龐克爆炸頭,工作人員身上亮粉色的製服,每一個細節都在演繹著“永遠21”中二十一歲的精神。

也許,“永遠21”是大眾時尚品牌,和眾多奢侈品牌有很大的差別,但任何一個稱得上是“品牌”的係列,必然都有一個核心思想。比如說“永遠21”就依循“快時尚”為理念,迎合二十歲年輕人的著裝喜好,定價比較低的同時,衣服的設計和風格絕對跟隨每年的潮流趨勢。再比如說,和貝爾一家鬧過不愉快的路易-威登,也一直崇尚精致、品質、舒適的“旅行哲學”,也是其成功的秘訣。

埃文-貝爾一邊閑逛著,一邊意識到,也許十一設計也應該有一個核心思想。當初貝爾兩兄弟為凱瑟琳-貝爾成立十一設計的時候,是以什麼為出發點的呢?尊貴?不,那應該是薩維爾街的西裝定製。享受?似乎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在埃文-貝爾看來,穿衣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隻有取悅了自己,才能取悅別人,自己永遠是在別人之前的。“享受(enjoy)”,就是一個很不錯的穿衣理念。就算是現在凱瑟琳-貝爾正在主攻的定製服務,也是為了提供給客戶一種享受,量體裁衣、量身定做的享受。

衣服,不僅是用來遮羞,也不僅是時尚,更多是要讓自己覺得有享受的感覺。有的女生為了好看願意穿高跟鞋,即使痛苦也是一種享受;有的男生為了挺拔願意穿筆挺的西裝,即使別扭也是一種享受。無論是出於什麼理由,穿衣服也要讓人自己覺得享受,讓本人覺得值得,才是第一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