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河,德國的“父親河”,是德國境內最長的河流,也是僅次於伏爾加河、多瑙河的歐洲第三大河。這條長河從風光秀麗的阿爾卑斯山北麓發源,在歐洲西北版塊蜿蜒,最後注入北海。
傳說,在萊茵河的中下流,住著一個美麗的鄰家少女羅蕾萊。這位窮人家的少女,和一個富家子弟相愛了,就猶如無數童話故事中一般,門當不戶對,懸殊的地位使他們不可能在一起。所以,每天的清晨和黃昏,羅蕾萊就會登上山崖的最高處,坐在頂端的勢頭上梳著金色的頭發,歌唱著動人的歌謠,希望愛人的遊船從山崖下經過時可以看到她的身影。終於有一天,愛人的遊船從山崖下駛過,羅蕾萊從山上一躍而下,將美麗的青春和無望的愛情一同埋葬在了萊茵河。從此,每逢清晨和黃昏,人們總能看到羅蕾萊坐在山崖上飄渺的身影,一邊梳著長長的秀發,一邊唱著歌,迂回婉轉,如泣如訴。
這個美麗的傳說,在偉大詩人海涅的詩裏,有了另外一個版本。妖媚而神秘的美女羅蕾萊因遭魔咒詛咒,被迫用其美麗容顏與動人歌聲吸引萊茵河上往來船夫,導致許多船夫無法集中注意力好好行船,而導致船毀人亡。為擺脫魔咒,羅蕾萊最終從懸崖跳入了萊茵河。
類似於羅蕾萊崖一般的傳說,既訴說著當地人對羅蕾萊葡萄酒和羅蕾萊崖秀麗風光的喜愛,也展現著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為萊茵河魅力所傾倒的詩人和思想家們的“兩百年萊茵浪漫”。
一艘從美因茨出發的小遊船之上,此時不過十多名遊客,大家都將視線投向兩岸秀美的風光之中,講解員拿著喇叭指著峽穀兩岸的景色生動地說明著。在遊船的最後一排,有一個身著白色不規則拚接短袖的男子,下身是一條暗紫色的修身牛仔褲,搭配了一雙天藍色的圓頭平底布鞋。地麵上放著一個黑色高聳巨大的背包,一看就知道是背包客的行囊。
男人的鼻梁上帶著一副碩大的墨鏡,將小巧的臉頰遮去了大部分,棕褐色的頭發隻剩下薄薄的一層,彷佛是不久前剃了一個光頭,然後長出來沒有多長時間一般,利落精神。那微抿的嘴角帶著一抹愜意,右手掌托著下巴,修長的手指隨意搭在臉頰上,倒有一分悠然閑散。
這就是全美國都在瘋狂找尋的埃文-貝爾。七月中旬半夜靜悄悄離開美國之後,埃文-貝爾將首站定在了瑞典,然後一路往南,途徑丹麥、捷克、奧地利等國家,到了希臘之後,然後從意大利、西班牙那裏一路往回收,在歐洲地圖上整整畫了一個圈,經過法國、瑞士最後到達了德國。
離開媒體的關注、離開舞台的喧鬧,這一路的旅程,埃文-貝爾覺得再充實不過了,這讓他想起了當年橫穿美國公路旅行的愜意,這種生活,他真心十分享受。一路上認識新的朋友,見識到不同的景色,然後分道揚鑣,再次認識新的朋友,踏上新的旅程,這是一種幸福。旅行,可以讓人充實,可以讓人平靜,可以讓人放鬆。
到了德國之後,埃文-貝爾就沿著萊茵河河畔一路往西北走,雖然和幾個新認識的朋友約好了在科隆見麵,但埃文-貝爾卻是一點也不急,一路走走停停,甚至還有閑情逸致登上遊船,欣賞沿岸的風光。
坐在遊船上,蜿蜒曲折的河道在視線鋪陳開來,清澈見底的河水夾雜著清爽的水汽撲麵而來。極目遠望,碧綠的葡萄園層次有序地排列在兩岸,讓人不由自主就吞口水。坐在葡萄架底下乘涼,手中一杯酒,搭配頭頂上新鮮的葡萄,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一座座以桁架建築而引人注目的小城在河道兩岸陳列,萊茵河不愧是德國的父親河,這條長河兩岸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和文明,每一座小城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更不要說那威嚴高聳的古堡、宮殿遺址了,這些古老的建築點綴在青山綠水之中,靜靜地訴說著曆史的煙塵,彷佛那幽暗的角落裏也許真的住著吸血鬼似的,又彷佛看到中世紀的貴族們聚集在一起優雅地品嚐著下午茶。
萊茵河兩岸,百年曆史的景觀在自然中融為一體,聽著潺潺流水聲,甚至可以耳聞曆史在耳邊輕聲低語,曾經這裏是英雄們氣吞山河的戰場,曾經這裏也是幽幽兒女情長的花園,迷人的人文氣息在幽深曲折的峽穀之中蜿蜒流淌。
一灣碧水一蓬船,一層白霧層層巒。一幢小居山下坐,一篙撐醒天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