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爾-達西清楚地聽到了電影院裏傳來低低的議論聲,“這不是剛才蘇珊的故事嗎?查理在創作的就是蘇珊的生活?”
接下來的事情更加印證了觀眾們的想法,查理去找老板,說,“我不懂得怎麼改編,這本書談的全是花。”而老板則建議查理加進去蘇珊的傳奇生活。而且觀眾還發現,這本書其實不是查理自己推薦要改成電影的,而是老板強加下來的工作任務。這個部分,似乎與電影最開頭查理主動要求改編這個劇本又有了矛盾,就連看了三遍的尼爾-達西都把眉頭皺了起來,何況是其他看第一遍的觀眾呢。
所以事實上,在電影裏,蘇珊的這條線其實是控製在查理的手上!蘇珊經曆的種種其實是查理的劇本寫照,即是說,觀眾一開始是被欺騙了,觀眾所看見的蘇珊的故事其實是查理的劇本,這是一個故事中的故事,斯派克-瓊斯卻讓兩條線索並行前進,以至於觀眾產生這是兩條平行線的錯覺。
在此前,在蘇珊這條線裏,尼爾-達西代表的觀眾們一直以為她是經驗作者——因為是蘇珊創作了“蘭花竊賊”這本書,在書中,她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是模範作者,同時是敘事者。
可是現在,有了這個詭異的發現之後,經驗作者就變成了查理。查理在講述一個女作家蘇珊寫一個故事的故事,如果不算電影本身的話,這就套了一個故事。所以電影之前所講述的所謂“兩條線”其實是一條。就是查理在改編劇本的主線。
而真正的第二條線,則是與查理處於同一時空裏的蘇珊,她的線路軌跡才剛剛開始。
尼爾-達西大腦在飛快地運轉著,弄清楚了電影到此為止的軌跡,又接著欣賞了下去。
之後,查理在矛盾下憂心忡忡,迫於種種壓力,不能避免的受到唐納德影響,偷偷聽了那個著名編劇的課,不可免俗地把劇本朝著好萊塢式發展。於是觀眾看到,婚外情、吸.毒、色.情網站等等刺激眼球的情節均發生在了蘇珊的故事中。
電影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第二個轉折點出現了!
查理在反抗這個無趣的改編工作時,喃喃道:“我唯一想寫的就是關於我自己的事。”然後他又開始用錄音機錄下自己關於劇本新的創作想法:我是查理-考夫曼,又老又肥,考夫曼和製片人坐在飯店裏,考夫曼為爭取對方找他寫劇本,竭力討好她,大汗淋漓……
觀眾赫然驚悚地發現,這不就是電影開頭的情節!
這意味著什麼?查理把自己編進了劇本?對,也不對!
還記得查理那個崇尚好萊塢之道的雙胞胎弟弟唐納德?事實上,開頭向製片人獻媚,希望能夠改編“蘭花竊賊”劇本的應該是帶著唐納德影子的查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電影開頭,是考夫曼主動要求改編劇本,而之後卻又發現其實是製片人交給查理的任務。
因為這的確是製片人交給查理-考夫曼的改編任務,他不知道該如何寫。猶豫之後,查理決定將主角定位為有著唐納德性格的查理主動去找製片人,希望能夠改編“蘭花竊賊”這個劇本,之後就發生了電影前半段的故事。
顯然,這再清晰不過了,這又套了一個故事:查理在寫一個以唐納德為原型的叫做查理的編劇,是怎樣寫一個關於一個女作家蘇珊寫一本書的故事。
接下來的一秒,查理又拿著錄音機錄:查理-考夫曼在房間裏,拿著一個錄音機錄“我是查理-考夫曼,又老又肥……”
此時,查理才正式將自己編進了劇本,就變成查理在寫一個故事,故事裏有一個叫做查理的編劇,在寫一個以他雙胞胎弟弟唐納德為原型的叫做查理的編劇,是怎麼改編一個關於女作家創作一本書的故事。
“該死的!”尼爾-達西不由暗暗罵了一句,這完全就是一環套一環,讓人腦筋都已經轉不過來了。不過這還好,目前隻套了三個故事在裏麵,還是兩個?尼爾-達西不由又低罵了一句,“他媽的。”
事實上,如果“改編劇本”現實中的編劇查理-考夫曼真的希望繼續捉弄觀眾的話,他完全可以讓電影之中的查理繼續套故事,然後演變成為美國版的“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這就是典型的連環套盒。不過,如此這樣編的話,電影就枯燥無味了。
尼爾-達西深呼吸了一下,他大腦裏稍微縷清了一下電影播放到目前為止的故事情節。
查理是個編劇,他被安排了一個工作,改編一本叫做“蘭花竊賊”的書,而這本書幾乎沒有情節,他簡直無從下筆。同時,他一直想寫帶有自己特色的劇本。他自己身上缺乏好萊塢編劇的典型。所以,為了彌補這個缺點,查理寫自己的劇本便是,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查理和唐納德,唐納德希望追隨哥哥的步伐,正在學習如何成為好萊塢編劇的故事。而“蘭花竊賊”就是已經成為成功編劇的查理的故事,他找到了製片人,說服其讓自己按好萊塢手法改編這本叫做“蘭花竊賊”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