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單館票房(1 / 2)

頒獎季,就沒有人關注票房了?那是不可能的,隻要有電影上映,票房勢必就是一個必須關注的部分,就算是對奧斯卡再虔誠的電影公司,他們對小金人的渴望,除了對名譽的追逐,也是對小金人所帶來的票房號召力、對小金人為公司所帶來的口碑潛力的期待。所以,拿獎與否,其實也是對票房迂回的期待。

藝術,照進現實之際,也依舊是免不了餓肚子的。更何況,頒獎季的熱鬧,同時也是一年一度萬眾矚目的聖誕檔期,怎麼可能沒有人關注票房!

目前的票房排行榜上,受到廣泛矚目的,有已經上映兩周的“007:擇日再死”,特工詹姆斯-邦德再次衝擊新的票房,目前兩周累積票房已經過億;還有上映三周票房破兩億的“哈利-波特與密室”後勁不減;迪士尼的動畫片“星銀島”、艾米-納姆自傳性電影“八英裏”也都已經在熱鬧放映中。

本周一共有六部電影首映,羅伯特-德尼羅領銜的喜劇片“老大靠邊閃2”、小成本獨立電影“黑金帝國”、克裏斯蒂安-貝爾主演的“撕裂的末日”,還有一部加拿大一部印度的小成本製作,再就是“改編劇本”了。

相比所謂的“競爭對手”們,“改編劇本”僅僅在七間電影院舉行點映,顯然是為了趕上頒獎季的截止報名時間,之後再根據口碑和頒獎季走向,逐漸擴大放映。在同期播映的一百二十二部電影之中,“改編劇本”是僅有二十部播映影院隻有個位數的作品之一。所以,在票房上,“改編劇本”在首周沒有任何競爭力。其實,就算“改編劇本”正式大範圍公映,估計結果也與“死亡幻覺”相似,這種文藝劇情片在票房上自然無法與“007:擇日再死”、“哈利-波特與密室”這樣的票房巨鱷相提並論。所以,和“死亡幻覺”一樣,“改編劇本”的票房更多是電影公司自己內部關注的一個數據罷了。

“改編劇本”投資一千九百萬——尼古拉斯-凱奇、梅麗爾-斯特裏普幾位演員的片酬就占據了成本的大部分,究竟什麼時候能夠回收成本,能否在頒獎季有所作為,以期之後的DVD租賃市場取得收益,這才是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所關注的焦點。

十二月六日,周五,“改編劇本”在七間電影院電影,周末三天取得了八十六萬美元的票房,距離一百萬的門檻還有好大一截路程。但這個成績,卻引發了所有媒體的震驚。

七間電影院,八十六萬美元票房,這個算術題誰都會做,“改編劇本”的單館票房居然達到了讓所有人下巴脫臼的“十二萬兩千八百五十七”美元,四舍五入,拋棄零頭,也就是單館票房十二萬美元。

單館票房十二萬美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改編劇本”上映以來,七間電影院場場爆滿,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播映,門票依舊供不應求;意味著“改編劇本”在口碑方麵獲得了諸多肯定之後,觀眾也絡繹不絕地走進電影院去觀看此片。

如果說單館票房十二萬美元僅僅是一個數據,看不出高低來,就縱向對比一下。同期上映電影之中,撇去“改編劇本”,最高單館票房是獨立電影“黑金帝國”,它的單館票房成績是九千美元,甚至還沒有能夠上萬!而票房巨鱷“007:擇日再死”單館票房為五千美元,“哈利-波特與密室”單館票房為三千六百美元,這幾乎隻是“改編劇本”單館票房的一個零頭。

所以,“007:擇日再死”蟬聯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老大靠邊閃2”和“哈利-波特與密室”分列二三位,這個消息實在沒有任何震撼力,特別是在所有電影公司都在為下周開始的聖誕大戰醞釀,這周最高的周末票房也不過是一千六百萬美元而已,實在激發不起媒體討論的積極性。在這種情況下,“改編劇本”單館票房突破十萬美元門檻,這毫無疑問地讓媒體全部一擁而上,對這部頒獎季之後加入的新勢力作品投以了熱忱的目光。

“改編劇本”能夠取得如此單館票房成績,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就算是尼爾-達西、克裏斯-範朋克之流,就算是對埃文-貝爾抱有極大信心之流,就算是再資深的專業人士,也無法做出如此大膽的預測。畢竟,誰能夠想到,一部文藝劇情片,一部讓人看得糊裏糊塗、罵罵咧咧的圈套作品,一部被編劇戲弄了的作品,居然能夠創造如此佳績。

威廉-伍德在“娛樂周刊”上撰寫了一句評論,“埃文-貝爾挑選作品的眼光,讓人不得不服!”從另外一個角度說出了媒體們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