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 浪漫傳說(1 / 2)

走在蒙馬特爾的小巷上,就仿佛進了西洋大觀園。街邊熱情的畫家們,兩旁琳琅滿目的紀念品,紮堆似的人群一派熱鬧的景象,不同於這個叫做霧巷的寧靜街名,這裏的熱鬧讓人感受到不一樣的熱情。絢麗的夕陽把整條街染成漂亮的紅色。紅色的巴黎,讓人印象深刻。

埃文-貝爾和布萊克-萊弗利並肩而行,走在人聲鼎沸的紅色霧巷那條鵝卵石、青磚石鋪就而成的小道上,感受著夕陽穿透層層霧氣投射下來的溫暖。

在這裏,就是一個世界大融合,耳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語言,特別是舌頭發音十分圓潤的法語,當然還有西班牙語係的發音充斥耳畔,讓人覺得這似乎是另一個世界,用著這個世界上沒有的語言,過著與世隔絕的愜意生活。

可是在畫家的眼裏,國籍卻又是那麼明確分明,明確地好象每個人胸前就別著自己的國籍一般。蒙馬特爾的畫麵們,在成為梵高、畢加索之前,要在這裏依靠作畫謀生度日,狂風下雨之中,撐壞過多少把傘,畫過多少張肖像,觀察過多少麵孔都無從計數了。不用你開口,畫家們一眼就能識別你是哪國人。比如說德國人下巴比較寬,荷蘭人下巴比較尖。當然下巴不是一切。最難區分識別的人,如越南人與柬埔寨人,秘魯人和阿根廷人,芬蘭人和挪威人,他們都能一眼之下判斷無誤……總之,“大排檔”式的畫攤生活磨礪了畫家們的目光,比之雙眸犀利的警局密探,恐怕更勝一籌。

眼前這位穿著旗袍小褂的金發碧眼美女,就微笑地說道,“先生你應該是英國人,這位小姐……是美國人吧?”

埃文-貝爾看了布萊克-萊弗利一眼,他自然沒有如此出色的眼神,對於這些畫家眼神居然如此毒辣,自然十分感興趣,“不不,你猜錯了。我是混血兒,但是你為什麼會認為我是英國人呢?”

這回,輪到布萊克-萊弗利看埃文-貝爾了,埃文-貝爾的確是英國人,至少他國籍上寫的是“英國”,而且他的血統之中英格蘭基因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布萊克-萊弗利在埃文-貝爾的臉上看到了興致盎然的笑容,這個笑容她很熟悉,狡黠的壞笑。

“眼睛,你有一雙比藍天還湛藍的眼睛。”眼前美女的好身材在旗袍的勾勒下凹凸有致,雖然不符合中國人穿旗袍時的含蓄美,但也依舊別有一番風味,“還有氣質,眉宇之間的感覺,是隻有英格蘭才有的。就好像沉澱了幾個世紀下來自以為是、高貴得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那該死的優雅和從容。”

聽著對方微笑地說出這番話,埃文-貝爾卻是哈哈大笑起來,“我會當做是稱讚的。”

布萊克-萊弗利這才發現自己的視線一直都停留在埃文-貝爾的臉上,這個燦爛而肆意的笑容,讓她心跳不由加快了一些。事實是,今天見到埃文-貝爾之後,她的心跳就沒有正常過,那種微微加快的心悸,酸酸甜甜的滋味,讓她沉醉其中。雖然布萊克-萊弗利知道自己喜歡埃文-貝爾,很喜歡,但是自己居然如此失態,還是讓她的臉頰微微泛紅。所幸,埃文-貝爾似乎沒有發現這一點。

布萊克-萊弗利轉開了頭,卻看到了旗袍美女帶笑的眼眸,臉頰不由更燙了一些。不過,害羞歸害羞,布萊克-萊弗利從來就不是一個羞澀的內向女子,所以她沒有避開視線,而是大方地抬起了頭,對著那雙笑眸迎麵望去,“那我呢?你又是怎麼猜出我是美國人的。”

旗袍美女卻是靦腆地笑了笑,“因為猜不出來,所以猜的。”

這下,埃文-貝爾和布萊克-萊弗利兩個人都麵麵相覷,然後不由大笑起來。的確,這些畫家眼睛很毒,但不代表他們就能夠真的辨識所有人的國籍。

不管是出於對這位旗袍美女愉快的對話,還是因為這位旗袍美女對中國文化的喜愛,埃文-貝爾都決定在這裏留下一副素描作為紀念。在旗袍美女的邀請下,布萊克-萊弗利站在了埃文-貝爾的身邊,這副素描成為了兩個人的合影。

待畫像結束之後,埃文-貝爾留下了一百法郎,然後和布萊克-萊弗利又再次踏上了遊玩的道路。

在蒙馬特爾,似乎不用專門取景,視線所到之處就能夠成為一幅畫。難怪有那麼多畫家喜歡在這裏進行磨練,就算沒有生意上門,他們坐在街邊勾勒景色,就是一種藝術創作了。更不要說還能夠和同行們交流交流,如此生活的確是一種享受。

穿越過畫家們熱鬧的叫賣聲,轉過街角,遊人突然之間就少了許多。這裏的寂靜祥和,完全就是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的景象。街邊的孩子在嬉鬧,一個提著雜貨店塑料袋的婦人正在緩慢前行,一個背著畫架的中年人從屋子裏走出來正在關門,不遠處可以看到蒙馬特爾山坡之下的一角,行人匆匆而過,夕陽西沉,將眼前所有的動作都蒙上一層靜謐的氣息。不藝術、不熱鬧、不張揚,隻是最簡單的生活,卻是蒙馬特爾裏最美好的一副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