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9 柏林之旅(1 / 2)

布萊克-萊弗利輕輕觸碰自己的紅唇,那溫熱的唇瓣上好像還殘留著埃文-貝爾傍晚時留下的氣息,淡淡的甘草香氣,還有一種隻屬於埃文-貝爾的男人味道,每次靠近都讓人意亂情迷。即使是現在,埃文-貝爾不在自己身邊,布萊克-萊弗利也發現,心跳又有些亂了。

那個吻,有些突然。閉上眼睛,傍晚的畫麵清晰可見。

她側頭看著他,談笑間,他轉過頭看著她。兩個人的視線在空中接觸,在那一瞬間,她在他湛藍色的眼眸裏看到了自己巧笑顏兮的樣子,那雙會說話的眸子裏帶著一抹溫和的笑容,還有一閃而過的悸動。悸動?她來不及分辨是悸動還是閃動,亦或者什麼都不是。她就聽到那聲音,“閉上眼睛。”

他說,“閉上眼睛”。她第一次知道,一句“閉上眼睛”就好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一般,讓她不由自主地照做了。她相信,這是赫敏-格蘭傑的施法,不是哈利-波特的施法。

他的唇,很軟,就好像平時看到的一樣。薄薄的,卻該死的性感,軟得讓她幾乎就要融化了。他的唇瓣上,有著幹爽的甘草香氣,讓她腦海裏的所有想法刹那間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他的鼻息傳來炙熱而糾纏的訊息,將她牢牢包圍,沒有思考和掙紮的空間。溫柔而霸道地將她所有的思想都牢牢鎖定。還有他張開了雙唇,然後……

該死的!布萊克-萊弗利發現自己心跳完全亂了,摸摸自己的臉頰,滾燙地嚇人。不過隻是一個吻而已,居然就讓自己如此方寸大亂。

蒙馬特爾,蒙馬特爾,那絢麗奪目的夕陽,美不勝收的景色,還有清新動人的吻,一個吻,這將成為布萊克-萊弗利巴黎度假之中,最難以忘懷的一幕。她的心,遺落在蒙馬特爾浪漫的夕陽之中了。

結束了巴黎時裝周,埃文-貝爾和伊登-哈德遜繼續北上,來到了柏林。2003年二月九日,柏林電影節在這裏拉開了帷幕。

柏林,作為1990年十月兩德統一之後的首都,既古老又年輕,四麵被勃蘭登堡州環繞著的柏林,在柏林牆倒下之後的歲月裏,迎來了一個嶄新而偉大的時代。創意之都、全世界藝術家的聖地、景觀之城、時尚之城、設計之都、音樂之都,都是屬於柏林的美譽。同時,在這座被成為“像一片白雲”的城市裏,電影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雖然好萊塢電影名揚四海,雖然奧斯卡金像獎被成為電影節最高榮譽,但事實上,歐洲電影在曆史長河之中,一直都占據著無法取代的重要作用。柏林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國際三大電影節,而這三個電影節也被成為電影節大滿貫。

因為三個電影節的風格迥異,喜歡的電影類型各不相同,所以要在三大電影節之上都有所斬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埃文-貝爾記得,有兩位演員就做到了,拿下了電影節大滿貫,一位是傑克-萊蒙,一位是西恩-潘。這兩位演員不僅拿下了電影節的大滿貫,還都問鼎了奧斯卡影帝,絕對可以躋身電影史上最出色演員的行列。

柏林電影節,戛納電影節,威尼斯電影節,並列為國際三大電影節,如果再加上莫斯科電影節,就是世界四大藝術電影節了。所以,由此可見,柏林電影節在世界範圍之內,舉足輕重的地位了。

這一次,“改編劇本”成功入圍了柏林電影節的競賽單位,也是埃文-貝爾以演員的身份,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雖然說,在“改編劇本”之前,埃文-貝爾就已經有好幾部作品上映了,其中還包括在全球範圍內都取得優異票房成績的“冰河世紀”、“狙擊電話亭”,但票房隻能代表電影吸引觀眾,柏林電影節這樣的舞台,對於出道才不過兩年的埃文-貝爾,絕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巨大的台階:走進全世界專業人士視線之內的台階。

當初,查理-考夫曼決定采用埃文-貝爾出演“改編劇本”時,或者反過來說,埃文-貝爾決定出演“改編劇本”時,媒體們都認為,查理-考夫曼瘋了,埃文-貝爾也瘋了。查理-考夫曼是在砸自己的招牌,而埃文-貝爾是在自毀前程。現在,埃文-貝爾憑借“改編劇本”在頒獎季橫掃千軍之後,又登上了柏林電影節的大舞台,媒體中的質疑聲悄然消失不見,完全變成了讚揚之詞。

從“不自量力、愚蠢無比的決定”到“大膽勇敢、突破自我的挑戰”,媒體的態度就好像沼澤裏的蘆葦,輕風一吹就改變方向。從“改編劇本”開拍之前眾口一致的責難,到頒獎季開始之後的驚歎連連,再到金球獎拿下最佳男配角之後的讚不絕口,媒體評論的變化就好像翻手掌一般簡單輕易。現在,“改編劇本”又登上了柏林電影節的舞台,媒體更是如同見到蜂蜜的狗熊,一擁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