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 項目投資(1 / 2)

卡梅倫-文克萊沃斯、泰勒-文克萊沃斯以及迪夫亞-納倫德拉想出了一個創意,但是他們沒有能力實現,於是找上了馬克-紮克伯格。馬克-紮克伯格覺得他們的計劃有可行性,但卻不夠完善,隨後他在“哈佛深紅報”上找到了靈感迸發的第二個創意,結果“臉書(Facebook)”就誕生了。

生活的發展的確十分有趣,記得“阿甘正傳”裏就有這樣一句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將遇到什麼。”

“他們有聯係你嗎?”埃文-貝爾指的是文克萊沃斯兄弟。

“很多次。”馬克-紮克伯格隻是隨口說了一句,不過顯然他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下去,緊接著就說到,“哈佛總說要做一個統一的肖像影集,但他們都擔心怎麼取得相關資料,覺得有法律上的問題。我覺得完全可以讓大家自己上傳信息,這樣就解決了難題。”

“我知道你的意思,你其實也就是想建立一個基於真實學生信息的可靠目錄,然後通過一個網站,讓大家分享信息成為可能。不僅僅是上傳照片,大家還能更多地了解到校園裏發生了什麼。所以你建立了能得到所有人信息的渠道,而且每個人也都能與人分享自己希望共享的一切信息。”埃文-貝爾也順著馬克-紮克伯格的話就接著說了下去。

“對,就是這樣!我的網站不像是Friendster或者聚友網(My. Space),而是一個極為基礎性的交流工具,旨在解決如何對校友保持關注並了解他人近況等簡單問題。”馬克-紮克伯格說到這裏,頓了頓,似乎有些猶豫,有些不確定,“我覺得,創建這個網站也能處理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的困擾。假如一個網蟲對麵對麵和人打交道感到不自在時,為什麼不建一個網站讓人與人的接觸變得容易點兒呢?”

埃文-貝爾知道,馬克-紮克伯格還是有影射了他自己。其實馬克-紮克伯格不是內向,他隻是太過直爽太過銳利,而且思想太過迅捷,所以他幾乎找不到有共同語言的朋友,這讓他十分有挫敗感。相反,在網絡世界中,用編程語言表達思想,對於馬克-紮克伯格來說,就是一件相對容易許多許多的事了。

“所以呢?你把網站建好了?”埃文-貝爾倒沒有太過激動,雖然他知道接下來都發生了什麼,隻是當自己也身處其中的時候,隻是覺得很有參與感,倒沒有以前那種佩服的心情了。

“對。我在域名公司支付了三十五美元,注冊了‘Thefacebook’一年的域名使用權。”馬克-紮克伯格給予了確認,“我給你電話,就是想看看你對這個項目的意見。”

“意見,什麼意見?”埃文-貝爾反問了一句,“之前我們不就是對這種類型網站談過很多次了嗎?我覺得這肯定是可以運營起來的。現在網站的定位很好,以真實的身份登錄,然後可以關注其他校友的近況。當然,利用網站進行社交也是完全可行的。我覺得這個網站再好不過了。”

馬克-紮克伯格不由笑了笑,自己的創意能夠得到好友的認可,這的確是再好不過的事了,而且他也希望將這個網站在哈佛大學裏推廣起來。“埃文,你知道當時管理委員會出發我的原因是什麼嗎?因為我利用哈佛的網絡存儲網站數據,占用了校園資源。所以被查處的時候,我們的網絡日誌輕而易舉就被看到了。這一次,我想不僅域名,還有服務器也需要租用。包括網站的運營,你知道的,這就需要投資了。你有興趣投資嗎?”

埃文-貝爾隨口就回答到,“投資?好啊,你需要我投資多少?”可說完之後,埃文-貝爾才意識到,在曆史軌跡上,和馬克-紮克伯格一起投資“臉書(Facebook)”的不應該是埃德華多-薩瓦林嗎?之後,馬克-紮克伯格還和埃德華多-薩瓦林、文克萊沃斯兄弟打了兩場官司,這兩場官司可是鬧得沸沸揚揚的。

埃文-貝爾的腦海裏頓時浮現起關於這兩場官司的簡單信息。文克萊沃斯兄弟和馬克-紮克伯格的官司,主要就是雙胞胎兄弟狀告馬克-紮克伯格剽竊創意,記得這場官司最終的結果就是馬克-紮克伯格用錢解決了,畢竟雙胞胎兄弟狀告的主要目的就是金錢補償。

而埃德華多-薩瓦林和馬克-紮克伯格的官司就複雜了一點,這裏要牽扯到另外一個人物,納普斯特的創始人之一肖恩-帕克。當初埃文-貝爾就是抓住了納普斯特和傳統唱片公司為了數字音樂下載版權問題打官司之際,成功得和蘋果公司搭上線,然後將數字音樂商業化的方案推動了起來,這也是埃文-貝爾談成功的第一個商業案子。所以說,雖然埃文-貝爾和肖恩-帕克不認識,但雙方還是有一點緣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