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4 新年伊始(1 / 2)

2005年的新年熱鬧非凡,以金球獎的後院失火拉開了大幕,即使缺少了目前全美最炙手可熱的埃文-貝爾,金球獎的頒獎典禮依舊是星光熠熠。

雖然金球獎近年來日漸式微,飽受爭議,這一次主辦方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又成為了眾矢之的,但頒獎典禮的熱鬧景象還是證明了,金球獎在美國觀眾心中還是占據一席之地的。也許,在含金量上,金球獎比不上艾美獎和奧斯卡,但沒有人否認,金球獎卻比另外二者更具娛樂性。換而言之,就算是商業開道,備受指責,但是金球獎依舊在商業的道路上穩步前進。畢竟,好萊塢本來就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圈子,不是嗎?

在第六十二屆金球獎結束之後,“紐約時報”做了一份調查,有超過六成的業內人士認為,金球獎在美國是僅次於奧斯卡的電影獎項,其餘後起之秀還是有些差距的;而有超過七成的觀眾認為,金球獎比戛納、威尼斯、柏林三大電影節在全球範圍內更有號召力。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這是美國觀眾支持本土頒獎典禮的一種看法,但反過來說,即使金球獎爭議不斷,從來就沒有一個清晰的位置,定位一直比較尷尬,但它依舊吸引了無數觀眾、無數業內人士的注意。

更何況,對於觀眾們來說,奧斯卡太過嚴肅了,人民選擇獎又太過兒戲,而金球獎的“麵麵俱到”反而能夠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群。更不要提說,金球獎涵蓋了電影電視的所有明星,各花入各眼,對收視群體的號召力就更加顯著了。

所以,不管是娛樂、商業上的成功,還是成為了爭奪奧斯卡的最後一個宣傳舞台,總之,金球獎還是在爭議中前行,依舊在頒獎季中傲然挺立。

看看第六十二屆金球獎的出場嘉賓,芮妮-齊薇格、妮可-基德曼、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傑米-福克斯、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哈裏-貝瑞……雖然有西恩-潘、埃文-貝爾這樣缺席的演員,但好萊塢如日中天的演員們還是紛紛出席,讓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懸在半空的心總算是落回了原地。

從六十二屆金球獎的得獎名單來看,不佩服都不行,雖然僅僅隻有九十三名成員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受到了福克斯電視台的嚴厲指責,但是他們無可挑剔的太極推手的確是玩得漂亮,排排坐吃果果的“分蛋糕儀式”,方方麵麵全部都照顧到,有理所當然的結果,有不大不小的冷門,並且讓每一個熱門影片都能夠滿意而歸,這一招太極推手沒有多年的修煉,是絕對做不到的。

分蛋糕,幾乎是每一個頒獎典禮都在做的事,但是讓賓主盡歡,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的金球獎,在這一點上就取得了“格外”的成功。當然,分蛋糕讓大家都開心了,觀眾勢必頗有微詞,而媒體更是怨聲載道。

在公開場合之下,方方麵麵的臉麵都是要照顧到的,這一點金球獎深以為然,但是任何獎項都沒有意外,那就沒有吸引力了,所以,大冷門也許沒有,但是小意外還是必須要有的。

既然不能有大冷門,“驚喜”的出現就是一門學問了,獎項太輕了,沒有意思;獎項太重了,這個冷門就太顯眼了。所以,很多時候,冷門都是發生在最佳男女配角的身上。

最佳男女配角,沒有影帝影後那麼吸引火力,但同時又是演技獎項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所以冷門在這裏,往往都是“恰到好處”。第七十五屆奧斯卡上,埃文-貝爾能夠拿下最佳男配角小金人,雖然不算是冷門,但考慮到埃文-貝爾並未到場,那麼這個獎項依舊頒發給他,就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冷門了;今年來到六十二歲生日的金球獎,在公布提名名單時,整個頒獎季都有出色表現的埃文-貝爾,居然連最佳男配角的候補都沒有進入,這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冷門。所以,男女配角的的確確是一個冷門的溫床。

打開今年金球獎最佳男女配角的提名名單,女配角方麵是“飛行家”的凱特-布蘭切特、“性.學教授金賽”的勞拉-琳妮、“杯酒人生”的維吉尼亞-馬德森、“偷心”的娜塔莉-波特曼、“諜網迷魂”的梅麗爾-斯特裏普。男配角方麵則是“殺死比爾2”的大衛-卡拉丁、“杯酒人生”的托馬斯-黑登-丘奇、“借刀殺人”的傑米-福克斯,“百萬美元寶貝”的摩根-弗裏曼、“偷心”的克裏夫-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