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劇情電影是馬丁-斯科西斯的“飛行家”,最佳導演是帶著“百萬美元寶貝”出戰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佳劇情電影男主角是“飛行家”裏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最佳劇情電影女主角是“百萬美元寶貝”的希拉裏-斯萬克。
最佳音樂喜劇電影是亞曆山大-佩恩的“杯酒人生”,最佳音樂喜劇電影的影帝則被“靈魂歌王”的傑米-福克斯拿下,最佳音樂喜劇電影的影後劃分到了“成為茱莉亞”的安妮特-貝寧手中。最佳男女配角齊齊被“偷心”拿下,得獎的分別是克裏夫-歐文和娜塔莉-波特曼。
最佳外語片被西班牙電影“出海”奪下,最佳編劇則由“杯酒人生”的亞曆山大-佩恩和吉姆-泰勒捧走,最佳原創配樂是“飛行家”的獎項,而最佳原創歌曲則屬於“戀戀筆記本”中埃文-貝爾創作的“永不放棄(I. Won’t. Give. Up)”。
以上就是第六十二屆金球獎電影部門的所有獎項了。
看到這份名單,真是不佩服都不行,金球獎把這蛋糕分得實在太漂亮,無可挑剔,讓人說不出話來。所謂的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其實就是精明的商人,他們深切地明白自己站在誰的土地之上,所以美國電影的強勢還是占據了主旋律。
在劇情電影的影帝影後爭奪上,盡管“維拉-德雷克”的女主角伊梅爾達-斯坦頓和“出海”的男主角哈維爾-巴登實力出眾——他們就是今年威尼斯電影節上影帝影後的獲得者,除此之外還有一大堆歐洲獎項的肯定,如果實打實地考量演技,這兩位“歐洲人”的勝算是很大的,但是金球獎卻讓他們成為了最大的陪襯,甚至都不算是配角中最閃亮的。不過,麵對這樣的結果,他們可以失意,卻無法抱怨。因為一來這本就是好萊塢的盛會,歐洲電影可以在自己的地盤孤芳自賞,但是在好萊塢的土地之上卻不見得能夠討好;二來競爭對手也不是泛泛之輩,最終勝出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和希拉裏-斯萬克的表現確實是讓人刮目相看。
為了撫慰歐洲友人不遠萬裏前來卻空手而歸的憂傷,金球獎把最佳外語片頒發給了哈維爾-巴登主演的“出海”,這也算是彌補了西班牙人受傷的心靈。同時,大製作影片和小成本作品之間也需要找平衡,影帝影後一個給了“飛行家”,一個給了“百萬美元寶貝”,而最佳劇情電影則給了前者,最佳導演又給了後者。馬丁-斯科西斯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就好像排排坐吃果果一般,等著金球獎把等分之後的蛋糕一一送上。
幸好,金球獎還有音樂喜劇電影這個類別,於是“杯酒人生”就拿下了最佳音樂喜劇電影的頭銜。同時,表演類獎項與影片整體類獎項也找到了平衡,“偷心”拿表演獎,“杯酒人生”則拿了最佳編劇的光環,傑米-福克斯拿了最佳男主角,“靈魂歌王”就與其他獎項無緣了。而缺席的埃文-貝爾也沒有空手,一座最佳原創音樂獎杯,足以讓埃文-貝爾的影迷們“填補空虛”了。
即使如此,在今年的金球獎上,大家的滿意程度也是有區別的。“百萬美元寶貝”和“杯酒人生”應該是最滿意的,獲得了最想得而且最應得的獎項,應無遺憾。其次滿意的就是“飛行家”了,雖然馬丁-斯科西斯錯失了最佳導演獎,但他兩年前就拿過了,也沒有遺憾,反而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獲得了認可,首次拿到了影帝頭銜,可喜可賀。
最失意的應該是“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尋找夢幻島”和“神秘肌膚”了,這三部作品都顆粒無收,難免惆悵。“美麗心靈的永恒陽光”錯失了一係列獎項,全部輸給了“杯酒人生”,其中最可惜的莫過於查理-考夫曼的最佳編劇,不過今年這部電影被分在音樂喜劇電影類別,著實有點滑稽,錯失獎項也算是情有可原。
“尋找夢幻島”錯失了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創配樂等獎項,也隻能遺憾溫情風潮今年不流行。至於“神秘肌膚”,埃文-貝爾本來就資曆淺,就算有銀獅獎加身,比起馬丁-斯科西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老大哥來說還是有差距的,就算是亞曆山大-佩恩都比埃文-貝爾老道,更何況埃文-貝爾還缺席了頒獎典禮,所有一無所獲也是預料之中的事,贏得提名就是肯定了。至於“性.學教授金賽”和“盧旺達飯店”的失意,則更多是本身題材的製約和作品整體水準的差距,本來就希望不大,因此也就談不上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