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再見恩師(1 / 2)

站在城市的街頭,呼吸著隻屬於這座城市的空氣,可以順著建築的脈絡去摸索城市的基因。其實,在被鋼筋水泥所充斥的城市裏,很難區分出各個城市的區別,當然,位於歐洲的倫敦、巴黎和位於北美的紐約、溫哥華還是有很大差異的。但是,漫步在紐約和洛杉磯的城市街道上,要體會到城市的基因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不過,如果靜下心來,融入這座城市中,就可以輕易發現每座城市隻屬於自己獨特的色彩了。就拿紐約和洛杉磯做比較,紐約的高樓林立顯然比洛杉磯密集多了,但是洛杉磯糟糕的交通卻比紐約還要讓人頭疼,站在城市的街道上,紐約人的繁忙冷漠和洛杉磯人的愜意熱情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印象中的紐約,就是一座城市,徹底的城市;印象中的洛杉磯,就是一條海岸,漫無止境的陽光讓人頭暈目眩。當然,如果要形容的話,紐約是陰雨連綿的黑色冬天,洛杉磯則是陽光明媚的金色夏天。

城市的氣息,就蘊藏在那一條條街道的線條、一座座大樓的高矮、一群群市民的擁簇之中,就算是紐約和波士頓,也可以鮮明地感覺到差異。不是說大城市都是一樣的,都是一片鋼筋森林,而是沒有用心去感受。

站在百老彙大道的街口,隻需要伸手攔一回出租車,就能夠真正品味到紐約這座大城市的精髓了。黃色的出租車隨手招立刻到,十分方便,但是請注意,“先來後到”這件事在紐約的出租車上是不存在的,“誰先坐上車就是屬於誰的”這才是真理。所以,往往許多人站在街頭,攔下一輛出租車,卻被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截胡,隻能傻乎乎地看著出租車揚長而去。即使你是老人是小孩,即使你手上提著大包小包,紐約人也不會手下留情的。體驗過一次出租車被截胡的狀況,你才算是來到了紐約。

對於在紐約生活超過十五年的埃文-貝爾來說,自然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他知道這個時間點沿著百老彙大道開車絕對就是自我圍困的一種行為,而出租車的競爭更是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所以他選擇了大眾交通——地鐵。

雖然紐約的地鐵已經十分老舊了,但是其便利性卻是無法否認的,而且最讓埃文-貝爾喜歡的,就是它二十四小時運行,這實在是太方便了。帶上一定棒球帽,然後低頭站在車廂裏,在人來人往的地鐵裏,就是最棒的掩護了,沒有人會注意到身邊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埃文-貝爾。不過,埃文-貝爾的個子很高,他必須稍微低頭一些,而且要注意棒球帽不被蹭掉,否則就糟糕了。還好,今天沒有發生這種慘劇。

百老彙大道上行走的人們來去匆匆,就好像他們趕著要去拯救世界一般,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很多時候,把腳步放慢下來,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美好。埃文-貝爾上一輩子也是“拯救世界”中的一員,錯過了無數的美好。幸運的是,他還有第二次機會。

埃文-貝爾壓了壓帽子,朝百老彙劇院的方向走了過去,他今天是專程來拜訪自己的恩師,特拉維-拿恩的。

昨天埃文-貝爾花了不少時間和尚恩-梅耶爾討論“越獄”的劇本,出乎埃文-貝爾的意料,保羅-舒爾靈還有很多資料沒有寫進去,聽尚恩-梅耶爾說,之前因為沒錢,保羅-舒爾靈根本沒有辦法到監獄去做實地考察,所以這方麵的確還是不夠生動。最近,保羅-舒爾靈得到了十一工作室的資助,正在幾個不同的監獄進行實地考察,回來之後他會對劇本進行補充。所以,埃文-貝爾也把自己通過“監獄風雲”所了解的內容都分享了出來。

雖然這一次“越獄”的製作,基本是已經敲定的作品,埃文-貝爾在其中的參與感並不強,但是在製作人那一欄中,還是填上了泰迪-貝爾、埃文-貝爾、保羅-舒爾靈三個名字,泰迪-貝爾知道埃文-貝爾對於劇本的敏銳直覺,更何況當年埃文-貝爾對“監獄風雲”投入的專注力也比他強。所以,在劇本方麵,也還是征求了埃文-貝爾的意見,希望能夠拍出一部高質量高水準的作品。

在“越獄”的事情到一段落之後,尚恩-梅耶爾居然又拿了一個提案出來。埃文-貝爾看到這個提案之後,並沒有當下就拍板做決定,猶豫再三,還是決定來尋找自己的恩師。

百老彙劇院的門口,“火腿騎士”的巨幅海報十分搶眼,佩恩-萊切的頭像占據了最中間的位置,顯然是當仁不讓的主演。佩恩-萊切,真是一個久違的名字了,如今,一心一意在百老彙發展的佩恩-萊切,已經成為了百老彙最著名的男演員之一,雖然他的角色有些局限,始終無法突破自我,但不可否認,在新生代戲劇演員之中,他已經躋身頂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