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倫-阿金忽然一下就站了起來,然後在餐桌旁邊開始踱步,顯然他回到了拍戲的狀態,正在揣摩這場戲要什麼樣的情緒才是最到位的。其實剛才NG了那麼多次,艾倫-阿金心裏也是知道的,自己呈現在鏡頭上還是有問題的。剛才埃文-貝爾的示範性表演讓艾倫-阿金十分直接地發現了自己的不足,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把這個不足彌補上,然後呈現出來。
坐在旁邊的史蒂夫-卡瑞爾、托妮-科萊特、格雷戈-金尼爾不由自主地交換了一下視線,倒不是說默契什麼的,他們隻是在互相觀察對方的反應,看看現在到底應該怎麼辦。至於兩個小朋友,保羅-達諾和阿比蓋爾-布蘭斯林依舊老老實實地坐在位置上。
阿比蓋爾-布蘭斯林那雙靈動的大眼睛,這兒瞄瞄,那兒瞅瞅,最後她悄悄地轉過頭,看了一眼坐在監視器後麵的埃文-貝爾,此時埃文-貝爾正在和身邊的導演助理討論鏡頭的問題,埃文-貝爾是處於傾聽姿態的。忽的埃文-貝爾抬起頭來,視線和阿比蓋爾-布蘭斯林碰撞到了一起,這讓小姑娘頓時受到了驚嚇,猛地就回過頭來,湛藍色的眼眸裏心有餘悸,但是又掩飾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猶豫了一下,小姑娘又慢慢地轉過頭去,埃文-貝爾沒有看著她,而是繼續側頭傾聽著助理的意見,但是他嘴角的那抹笑容卻被阿比蓋爾-布蘭斯林捕捉到了。這個年僅九歲的小姑娘不由想到,“他的笑容真好看,比發火的時候好看多了。”
餐桌之上,格雷戈-金尼爾第一個做出了反應,他把劇本重新拿了起來,開始翻看自己剛才那場戲的台詞。對於格雷戈-金尼爾來說,其實他對埃文-貝爾的排斥還好,前天第一次見麵時,埃文-貝爾對於他表演之中的不自信有著敏銳的洞察力。而且他對於角色的挖掘並不僅僅是編劇或者導演的那種深刻,而是對角色的發展軌跡有一個清晰的脈絡,他知道這個絕對麵對這種情況時會做出什麼反應,這不是對劇本參悟透了就能夠有的成績,更多是站在演員的位置上,對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情節都有令人佩服的掌控。
剛才,格雷戈-金尼爾又看了埃文-貝爾在暴怒之中對爺爺角色的示範性演出,埃文-貝爾敏銳地把自己身上的怒氣收斂起來,隻留下了戾氣,恰如其分地把爺爺這個角色的語氣表現了出來,他和艾倫-阿金的表演有著細微的差別,那是用言語很難描繪的差別,但卻可以清晰地感覺到,埃文-貝爾“飾演”的爺爺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更重要的是,隨後埃文-貝爾離開了角色,又繼續發飆,這種收放自如、掌控無疑的控製力,讓人瞠目結舌。
不管其他人怎麼想,格雷戈-金尼爾卻是知道,埃文-貝爾有今天的成績,可不是媒體吹捧兩句就可以累積出來的,他那驚鴻一瞥的硬實力,絕對讓人欽佩。所以,格雷戈-金尼爾把劇本重新拿了起來,他開始對“陽光小美女”的拍攝過程有更多的期待了。
看到格雷戈-金尼爾的動作,史蒂夫-卡瑞爾和托妮-科萊特下意識地朝對方看了一眼,但隻是視線觸碰了一下,甚至還來不及傳遞自己的想法,兩個人就又把視線躲避了開來。他們可算不上是朋友,至多也隻能說是合作夥伴罷了,所以兩個人都意識到,在這件事上,別人的看法不重要,自己的工作才是第一位的。正如埃文-貝爾所說,不管他這個導演如何,他們身為演員,演好戲是他們的責任,今天艾倫-阿金沒有表現出演員的專業,他們可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
史蒂夫-卡瑞爾看待埃文-貝爾的角度其實頗為玩味,他似乎有點明白為什麼大家都說埃文-貝爾是一個個性十足的人了,他對於劇組內部的和諧似乎不太在意,他就是很直接地告訴大家:我知道你們不服我,我也不需要你們服我,你們呈現出精彩的表演,這就足夠了。埃文-貝爾展現出了一位成熟職場人士公事公辦的風采,這份理智和清醒,在二十二歲就贏得了如此多讚譽的年輕人身上可不多見。
史蒂夫-卡瑞爾覺得,也許,“陽光小美女”拍攝完成之後的成品真的會出乎意料,他對於和埃文-貝爾的合作不僅沒有了排斥,反而有些期待起來。畢竟,“神秘肌膚”可是拿下了威尼斯銀獅獎,還讓埃文-貝爾成為了奧斯卡曆史上最佳導演提名最年輕的記錄保持者。
至於托妮-科萊特,其實她從一開始對於埃文-貝爾就沒有什麼太多的偏見。作為一名在美國奮鬥的澳大利亞人,托妮-科萊特對於英國人埃文-貝爾在這裏取得的成績其實是很佩服的。而這一次,她將飾演的母親雪兒這個角色,也是一家六個人之中最單薄的角色,其他人都有鮮明的故事和矛盾在身上,隻有雪兒頗有些似是而非。但是埃文-貝爾在第一次見麵的時候,還是鼓勵托妮-科萊特對角色進行挖掘,並且保證說,如果托妮-科萊特對雪兒可以挖掘出更多的東西,他甚至不介意對劇本進行改動。不管埃文-貝爾說這些話是處於什麼目的,但托妮-科萊特卻是感受到了埃文-貝爾對於電影的熱情,還有對於演員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