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 龐大劇組(1 / 2)

美國媒體關注“事實-虛構(Fact-Fiction)”,歐洲媒體關注“香水”。埃文-貝爾缺席了2005年的暑期檔,依舊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事實-虛構”這支單曲的確是集中了無數視線,首先在銷量上就有這一係列記錄掛在它身上,如果這支單曲能夠順利在公告牌單曲榜上奪冠,那麼它將成為第九支單曲中成績最好的,也將打破“二”之前保持的同一張專輯中八首冠軍單曲的記錄,還將成為埃文-貝爾的第二十一首冠軍單曲,埃文-貝爾就將超越披頭士,單獨領先公告牌冠軍單曲數目榜……

其次在宣傳方式上,YouTube等一係列近半年之內先後崛起的視頻網站成為了主角,搭配去年強勢占據人們視線的社交網絡,以臉書為首的一眾社交網站和視頻分享網站成為了各大公司宣傳、經營的新平台,層出不窮的宣傳方式刷新著人們對傳統音樂、電影宣傳手段的認知。

究竟是前者的記錄更引人注目,還是後者的革命性更值得深思,每一家媒體每一個公司都有不同的想法。所以,“事實-虛構”所帶來的影響力,的確是讓人欲罷不能。

不過很快,隨著時間的推進,結果就一點一點地顯露出廬山真麵目。“事實-虛構”在公告牌上終究還是沒有能夠創造第九單曲奪冠的奇跡,最高名字是發行之後第四周的季軍寶座,盡管還是創造了第九單曲排名最高的記錄,但沒有能夠奪冠,也就意味著那一連串記錄還是需要等待未來了。但是“事實-虛構”的耐久能力依舊讓人咋舌,在前十名一直停留到了十一月份結束,足足待滿了十四周,在十二月第一周才滑落到十二名的位置。

而“事實-虛構”在YouTube上掀起的風暴才剛剛開始,截止到九月份多倫多電影節開幕之前,YouTube上參加音樂錄影帶製作評選活動的作品,達到了驚人的九千個,要從其中評選出前十名,可見競爭的激烈。反而是臉書上的活動經過剛開始的高峰期,逐漸回落,畢竟寫心情或者故事可比不上製作視頻有趣,臉書活動的參與者數字最終定格在了六千五百個。這一對比,也就更加凸顯了YouTube上網友們製作視頻的積極性。

在YouTube的活動中,奪冠的視頻瀏覽量達到了八百萬,並且以獲得了五萬六千七百個“讚”的成績奪得了冠軍。這也就說明了,至少是有超過五萬名網友是在積極參與這項活動的。這對於各大唱片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很具有衝擊力的數字。

至於埃文-貝爾自己拍攝製作的“事實-虛構”音樂錄影帶,在活動結束之前的點擊量已經來到了兩千三百萬,高高地掛在YouTube點擊排行榜的首位。伴隨著“事實-虛構”的整個宣傳活動,YouTube整個網站也真正進入了公眾的視線,就如同臉書在去年暑假一樣,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兩千三百萬的點擊量,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事實-虛構”的宣傳費用創造了曆史最低,而宣傳效果卻比起之前“嘿,生命女孩(Hey, Soul. Girls)”在全美公路旅行表演還要增幅了近千倍。這個比例,足以在所有唱片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之中引爆一顆原子彈級別的震撼。

當然,視頻一旦登陸了網絡,之後伴隨而來的版權問題,是唱片公司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更何況,“事實-虛構”隻是作為一個特殊的現象出現,網絡能否真的在宣傳方式上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這還需要之後的時間慢慢證明。但是,沒有人會再忽視以YouTube為首的視頻網站帶來的影響。

“事實-虛構”這一支單曲帶來的影響力,波及了整個2005年的下半年,甚至進入2006年之後也依舊殘留著不可小覷的影響,也對十一工作室、YouTube和各大唱片公司,甚至是電影公司、電視台的合作做了一個鋪墊,功不可沒。

而在遙遠的大西洋彼岸,埃文-貝爾在“香水”劇組的舉動也是聲勢不小。要知道,無論是伯納德-艾辛格加上埃文-貝爾的影響力,還是原著小說如此多年累積下來的期待,亦或者是“香水”那高達六千萬美元的預算,還有超過八百人的龐大劇組,都讓“香水”劇組的一舉一動牽動著媒體們的心。即使是美國媒體,在關注“事實-虛構”之餘,也都派出了駐留歐洲的記者跟進劇組的消息,隻希望能夠在第一時間為觀眾們帶來這個劇組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