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美國的院線老板都已經等不及了,“他們要我們立即推廣到兩千間”,十一發行的領導者托馬斯-蘭辛的口氣像是一個家庭餐館廚師剛剛在全國性報紙上獲得四星級嘉獎。當然,這對於成立不到半年,僅僅發行了兩部作品的十一發行來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勝利。更何況,誰能夠想到,兩個月以前,幾乎沒有人願意發行這部作品呢?
這部片子是好萊塢電影當中少數敢於坦白麵對同性戀的一個,它成功地戴上勇氣的光環,與保守派展開了正麵的交鋒,最終的結果就是,保守派退守猶他州,而其他地方都已經融化在“斷背山”的愛情之中了。現在,保守派人士還是在叫囂著抗議這部片子,CNN頻道保守派廣播節目主持人珍娜-帕雪在“賴瑞-金現場”之中說,“賴瑞,我們正在目睹美國的同性戀化。”也有很多自由派的異性戀人士像電視聚集“歡樂單身派對”共同創造者賴瑞-大衛一樣,他在“紐約時報”書名評論版寫了一篇頑皮的文章,承認“牛仔得拿套索把我套住、拖我到電影院去、把我綁在座位上”,他才有可能去看這部片子。但是,大部分不認可“斷背山”的人——或者認為假如自己看了會不認可的人——都壓抑自己的怒氣。他們認為這是一部嚴肅的、感性的電影。即使是摩.門.教的教徒們也無法改變這個事實。
而且這還是一部同性戀西部藝術電影——三種完全不時興的類型加在一起。“斷背山”步調緩慢、一絲不苟。傑克與恩尼斯,1963年的一個寒冷夜晚在牧場上相逢,這兩人不是英雄也不是惡棍——而且一直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他們感受到愛情與欲.望,無論向自己或對方都說不清楚。他們表達熱情的方式,有溫柔也有侵入,還有打鬧。“我不是變態”,恩尼斯堅持,而且他娶了像雌鹿般溫馴的艾瑪。“我也不是”,傑克堅稱,他也娶了喜歡當家作主的德州姑娘露琳。但是,在六十、七十年代,兩個男人一直偷偷幽會,背叛了妻兒。電影對此並不做評價,隻是帶著同情心在觀察。正是因為如此,它才能夠獲得社會各階層、各種政治立場的的觀眾。這部片子令人心碎,因為它呈現出兩個強壯男人——還有他們的女人——漫長的心碎過程。
埃文-貝爾的加盟,對於“斷背山”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因為埃文-貝爾不僅是編劇,還成為了電影的製片人,更負責了電影的發行,這讓“斷背山”在麵臨加倍的壓力之餘,也獲得了雙倍的注意力。在遭到了戛納的拒絕之後,威尼斯的金獅獎和多倫多的掌聲,讓“斷背山”劇組開始嗅到了玫瑰花香。
十一工作室並沒有隱藏本片的同性戀主題——像米拉麥克斯公司處理“亂世浮生”那種做法,但有意思的是,片中的幾位演員全部都是異性戀。傑克-吉倫哈爾和克裏斯滕-鄧斯特正在交往,埃文-貝爾更是有名的花花公子,最近似乎和安妮-海瑟薇交往甚密。
“斷背山”代表的是多大的文化轉變?“這是第一部紅州(美國總統大選結果,如果某州的選舉人團票被保守的共和黨贏取,就會把該州標示為紅色;如果是開明的民主黨贏取,則是藍色。所謂紅州,就是共和黨居多的州,立場比較保守,許多人反對同性戀)的同誌電影,”這是來自“電影評論”的說法,“片中有男子漢氣概、男人味、舉止像異性戀的男人騎在馬背上,結果卻是一個同性戀愛情故事。”
這部電影不僅僅在紅州藍州都取得了認可,即使在是小岩城、伯明翰、德州沃斯堡都有驚人的票房。事實上,美國人就是美國人。或許有些地方,整體的政治立場有所偏向。但是越過了州界依舊還是美國人,並不會變成另外一個物種。美國人會互相交談、會聽別人說話。“斷背山”證明了這一點。
有震撼性,引人好奇,主角的表現驚為天人,一部讓你思考、流淚的作品。難怪“斷背山”做到了突破。在接下來的頒獎季之中,“斷背山”是毫無疑問的頭號選手。
“時代周刊”的這篇評論獲得了整個輿論界的認可,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媒體都認為,“斷背山”因為其思想的革.命浪潮,還有政治的正確性,勢必將會以不可阻擋之勢席卷整個奧斯卡。
上一輩子,“斷臂山”沒有能夠做到的事,這一次,是否能夠發生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