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 連鎖反應(1 / 2)

瘋了,一夜之間,似乎全世界都瘋了,所有人都在為“歌舞青春”這部電影而瘋狂。

不同於“陽光小美女”的個性獨立,也不同於“斷背山”的敏感錯雜,“歌舞青春”其實就是一部正宗的主流口味作品,一旦觸發了觀眾的興奮點,那麼接下來就是以席卷的姿態,在整個電影市場興風作浪。

當“歌舞青春”上映之後,以令人咋舌的姿態登頂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在寒風凜冽的一月份裏,掀起了一股叫做歌舞劇的年輕狂潮。其實青少年們一直都渴望擁有一部真正屬於他們的音樂劇,“歌舞青春”就滿足了他們這樣的需求。電影之中各個角色的所作所為引發了青少年們效仿的人潮,比如說打破小團體、不受束縛、嚐試新事物,還有最重要的就是通過唱歌和跳舞來展現自我。

一直以來,在初中、高中的群體之中,籃球、橄欖球這樣的運動才是美國主流文化的價值取向,男生向往運動,女生則會以啦啦隊為第一選擇,這種文化在大大小小的電影屏幕上都有清晰的體現。而在高中文化之中被排擠的對象,往往就是書呆子、科學怪人,還有就是戲劇社、音樂劇社的小團體。高中的主流文化對於音樂、舞蹈的崇拜隻會體現在偶像明星身上,比如林賽-羅韓、希拉裏-杜夫這樣的青少年偶像,而當高中生主動投入到音樂劇這樣老套、偏門的團體之中時,就會被認為是娘娘腔、怪咖。這個群體是被排擠的,是無法融入學校環境的。

“歌舞青春”裏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其實展現的就是美國高中文化的價值取向。不過這部電影卻打破了這種主流思想,向所有青少年展示了音樂劇的魅力,更重要的是說明了追逐自己夢想的自由。

在這種局麵之下,“歌舞青春”的大熱就順理成章了,受到了來自青少年們熱烈的追捧。電影才推出不到一個星期,紮克-埃夫隆、凡妮莎-哈金斯、阿什麗-提斯代爾等人就迅速成為了炙手可熱青少年偶像,而電影裏的音樂更是受到了如潮的追捧。

“歌舞青春”的電影原聲帶在iTunes上提供同步下載,短短一周之內專輯的下載量就達到了二十五萬,這個數字就足以讓原聲帶登陸公告牌的專輯排行榜了,並且可以高高地占據季軍的位置。

於是,負責“歌舞青春”發行、宣傳相關工作的科特-拉波特也就順勢推出了電影原聲帶的實體專輯。原聲帶才一上市,首周就拿下了三十萬的銷量,在二月第一周強勢登陸了公告牌排行榜前十名,並且在二月第三周以三十五萬的銷量拿下了專輯排行榜的冠軍。如此威勢,讓所有人都見識到了這股歌舞風潮的巨大威力。

“歌舞青春”電影原聲帶在短短兩個月時間之內就拿下了四百萬的銷量,這個成績在2005年的年終專輯銷量榜單上可以躋身前五名!

北美票房的大賣,電影原聲帶的大賣,這都隻能算是“歌舞青春”風潮的一部分而已,這部電影真正出色的部分,其實是在文化方麵掀起的巨浪。一係列相關青少年小說的銷量都在短時間內成倍增長;迪士尼樂園也抓住了這個商機,還是編排相關的音樂劇秀;電影主演們一夜成名,采訪、粉絲層出不窮……

隨後,十一工作室在粉絲的強烈呼喚之下,開啟了“歌舞青春”的北美巡回演唱會,科特-拉波特經過精心安排,選擇了北美地區的四十五座城市展開這次的巡演。整體規模來說,自然是比不上正在進行中的“第一次”世界巡回演唱會,“歌舞青春”的巡演舞台、召集人數都會低上一個檔次,但是門票的銷售工作依舊十分喜人,截止到三月份時,四十五場巡演的門票已經全部銷售一空,這也再次證明了電影的超高人氣。甚至於南美洲的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國家也發出了邀請,希望“歌舞青春”的主演們能夠到他們的國家進行巡演。

“歌舞青春”的這群年輕演員們才剛剛結束了繁忙的電影宣傳,隨後就投入了演唱會的籌備之中。而很快,華納兄弟就與十一工作室合作,開始籌備“歌舞青春”的舞台劇版本,這次的舞台劇版本不會局限在百老彙演出,華納兄弟計劃將這個舞台劇在全美進行巡演,目前已經做出的策劃就高達一千場次,這個數字足以讓大部分百老彙劇目失去光芒。

一股叫做“歌舞青春”的音樂劇文化風潮,就如同“陽光小美女”的獨立風潮、“斷背山”的同性戀風潮一樣,在全美席卷了開來,從書籍到電視,再到脫口秀等節目,還有網絡、生活、廣告、促銷活動等方麵,都可以看到“歌舞青春”的影子,這是一次對青少年文化進行革新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