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 天高地厚(1 / 2)

尼斯這座城市的法語名字是“Nice”,而這個單詞在英語裏則是“美好、愉快、親切”的意思,這座城市也生動地演繹了英語單詞裏蘊含的內容。

這是一座被稱為“世界富豪聚集中心”的城市,蔚藍色的海岸地區名揚全歐洲,堪稱歐洲大陸最具魅力的黃金海岸。海邊的豪華別墅、比比皆是的昂貴商店和藝術氣息的交織,讓尼斯形成了富麗堂皇和典雅優美的獨特魅力。老城區的古樸典雅、城中區的十九世紀英倫風格、希米耶區的遼闊視野,讓這裏既有意大利巴洛克式的繁複恢弘,又有法國田園式的淡雅優美,美不勝收的景色讓人沉溺其中,無法自拔。

埃文-貝爾在尼斯站的演出選擇在了可以容納五萬人的查爾斯-埃爾曼體育場,從埃文-貝爾抵達歐洲大陸的那一刻,整個歐洲就生動地演繹了埃文-貝爾無與倫比的號召力,場場演唱會的火爆都不足以形容人們對於埃文-貝爾的瘋狂,場內場外的炙熱伴隨著春天向夏天過渡的氣溫不斷地往上翻湧,讓人們深切地體會著埃文-貝爾那宛若四季更替般的神奇能力。這一次在尼斯也不例外,戛納電影節的熱度還沒有降溫,尼斯的法國人民就高舉雙手歡迎著埃文-貝爾的到來。

在尼斯站演唱會的新聞發布會上,一百多名記者將整個發布廳擠得水泄不通,幾乎人以為這是戛納電影節的延續。事實也是如此。新聞發布會之上,戛納電影節的話題搶走了埃文-貝爾世界巡回演唱會的風采,成為了記者提問的主旋律,雖然埃文-貝爾每次都輕鬆地將話題帶回到演唱會之上,但是當關於吉爾-雅各布的話題出現時,埃文-貝爾知道,他是不可能把話題的焦點重新帶回演唱會上來了。

“埃文,請問你對於吉爾-雅各布關於‘邀請你成為明年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言論有什麼看法?”這個話題一出來,不要說記者們了,就連伊登-哈德遜都十分好奇埃文-貝爾的反應。其實,埃文-貝爾自己也很好奇,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在娛樂圈裏打滾,即使是最頂尖的存在,也依舊有身不由己的時候,就好像希德-甘尼斯、吉爾-雅各布這樣的人,他們成為了電影界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但是如果奧斯卡或者戛納電影節遭受了巨大的指責,開始走下坡路,他們也一樣會發愁,他們也必須為了拯救頒獎典禮而努力。其實,在社會裏又何嚐不是如此呢?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身不由己,人前的風光不代表著整個人生的如意,即使是外人眼中的“萬事如意”,自己的苦處也隻有自己知道。

埃文-貝爾的桀驁不馴早就不是秘密了,但是“世界新聞報”還是屢次觸犯他的逆鱗,原因很簡單,這是肖恩-霍爾的工作,是報紙的求生手段——隻是手段卑鄙了一些罷了,埃文-貝爾是不可能擺脫“世界新聞報”這些媒體糾纏的,即使他現在就退出娛樂圈,也一樣會被追問“為什麼”,除非他能夠像克裏斯托弗-麥坎德斯一樣,徹徹底底地與人類社會脫節。同樣,埃文-貝爾也無法堵住吉爾-雅各布的嘴,即使他不願意,即使他討厭被人利用,但是吉爾-雅各布還是占據了主動,率先把這件事炒作了起來。

如果吉爾-雅各布知道埃文-貝爾在處理佩內洛普-克魯茲試圖利用埃文-貝爾達成自己報複目的時的反應,那麼他也許會三思而後行,對自己的策略做一番調整之後再發布“邀請埃文-貝爾成為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消息。

吉爾-雅各布作為戛納電影節的太上皇,他自然不可能那麼愚蠢,在沒有和埃文-貝爾商量的情況下,就宣布這樣的新聞,那麼如果埃文-貝爾這個膽大包天的家夥直接就拒絕了,不僅掃了吉爾-雅各布的顏麵,也會讓戛納電影節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柄。

這一次,吉爾-雅各布在接受關於第五十九屆戛納電影節的采訪時,被提及了關於明年電影節展望的部分,提及了一下,他對於評委會主席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比如說埃文-貝爾,吉爾-雅各布認為埃文-貝爾雖然隻是一位新人導演,資曆尚淺,但是他在導演位置上展現的老練和功底確實是讓人刮目相看的,更何況,埃文-貝爾還是一名出色的演員、編劇、製片,再加上他年僅二十三歲的青春,所以他坐在評委會主席的位置上,也許可以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