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雅各布其人,能夠將戛納電影節帶到如今的國際地位,其手段自然是不可小覷,雖然他個性高傲,習慣了施加命令,但那也是因為他在戛納電影節上有這個地位。
按照吉爾-雅各布的設想,這次邀請埃文-貝爾出任明年的評委會主席,對於戛納電影節來說將會占據一個很好的位置,不管埃文-貝爾是否拒絕,也不管最終是否會讓埃文-貝爾成為評委會主席,他都做好了完全的準備。吉爾-雅各布錯估的事情隻有一件,也是最致命的一件,他沒有能夠掌握好埃文-貝爾!
埃文-貝爾居然明目張膽地說謊,說他早就拒絕了這個提案,這膽大包天的行為,搭配上他謙遜有禮的態度,反而將吉爾-雅各布卡在了一個尷尬的位置:熱臉貼上了埃文-貝爾的冷屁股。另外,這個行為也同時讓話題的主動權悄無聲息地就掌握到了埃文-貝爾的手上,導致吉爾-雅各布不僅喪失了優勢,而且還落後一步,隻能被動地跟著埃文-貝爾的腳步。
埃文-貝爾最聰明的舉動並不是之前交鋒之中以一個“謊言”占據了主動,而是見好就收。在成功激怒了吉爾-雅各布、並且讓吉爾-雅各布處於一個完全被動的狀態時,埃文-貝爾居然給了一個台階,吉爾-雅各布也順著這個台階走了下來,將這次“烏龍”事件畫上了一個句號。
關於邀請埃文-貝爾就任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事件,來勢洶湧,去勢迅猛,驚起了遠遠超出預期的巨浪,就宣傳效果來說,雖然僅僅隻是不到一周的時間,持久效果還是不夠,但是幾乎全世界都把目光聚焦到了第六十屆戛納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的人選上——不是埃文-貝爾那將會是誰呢?這是遠遠超出了吉爾-雅各布預期的一個結果。
但問題就在於,這不是吉爾-雅各布想要的方式,更不是吉爾-雅各布預期的結果,喪失主動權地被埃文-貝爾牽著鼻子走,這對於吉爾-雅各布來說,堪稱奇恥大辱!
埃文-貝爾是什麼人,就算他取得的成績再多再出色,他不過就是一個二十三歲的毛頭小子,吉爾-雅各布在電影界裏打滾的時候,埃文-貝爾甚至還沒有出生;埃文-貝爾在娛樂圈裏的資曆就算從2000年的鷹岩音樂節開始算起,也才不過六年,甚至不及吉爾-雅各布的一個零頭;埃文-貝爾在國際範圍內的影響力再龐大,但人脈關係也就是局限在美國境內,這次要不是有伯納德-艾辛格,“香水”能否登陸戛納電影節還是一個未知數,而吉爾-雅各布不僅權傾戛納電影節,在整個歐洲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
正是這樣的力量對比,吉爾-雅各布對待埃文-貝爾的方式說不上太過禮貌,因為“沒有必要”;吉爾-雅各布提出評委會主席邀請方案的時候也說不上太過認真,因為“這是榮幸”。但是現在,埃文-貝爾以謙遜有禮的態度拒絕了邀請,贏得了輿論的認可不說,還讓吉爾-雅各布的算盤落空,接二連三地吃癟,這絕對是吉爾-雅各布接任戛納電影節主席位置以來最恥辱的一次策劃,甚至在他整個電影人生涯之中也沒有被如此侮辱過,明明吃了大虧,卻什麼也說不出來,隻能打碎牙往肚子裏吞。
現在,關於埃文-貝爾出任戛納電影節的言論消沉了下去,即使戛納電影節短期內的宣傳效果十分出色,但是吉爾-雅各布打算長期利用埃文-貝爾炒作明年戛納電影節的算盤落空;偏偏他還不能指責埃文-貝爾不知好歹,也不能再利用埃文-貝爾來進行宣傳炒作;最讓人惡心的是,整個輿論都在稱讚埃文-貝爾的謙遜有禮、稱讚吉爾-雅各布的冒險大膽,這看似雙贏的局麵讓吉爾-雅各布不能把心裏的牢騷發泄出來,隻能把所有的憤怒、恥辱全部都悶在肚子裏!
吉爾-雅各布確實是出離得憤怒了!埃文-貝爾居然敢在他的一畝三分田裏如此肆無忌憚,他不在乎埃文-貝爾的個性是多麼桀驁不馴,他也不介意埃文-貝爾的號召力是多麼驚天動力,他更不想知道埃文-貝爾的作品是多麼驚天動地,他唯一確定的是:未來埃文-貝爾是不可能出現在戛納電影節之上了,他將對埃文-貝爾實行全麵封殺!
吉爾-雅各布的這個想法可不是空口說白話,他在戛納電影節的確就有這個能力和這個權力,首先每年戛納電影節的入圍影片名單篩選人就是吉爾-雅各布,其次他作為電影節的掌門人,擁有對每一屆評委的生殺大權,隻要他能夠將戛納電影節的影響力運營下去,他的每一個決定都不會遭到質疑。在戛納電影節,吉爾-雅各布就是國王!一如伯納德-艾辛格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