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洛杉磯,頒獎季風雲際會,對整個2006年作出一撥又一撥的嘉獎;同時,娛樂圈裏也是喜事連連。二月十日,就在距離第四十九屆格萊美頒獎典禮還有兩天時,一份遲來的榮譽終於在洛杉磯正式頒發。
美國唱片業協會將正式授予給埃文-貝爾“四”這張專輯鑽石認證。
所謂鑽石認證,其實是來自於美國唱片業協會1958年開始的一個獎勵計劃,在當時,銷售額達到一百萬美元的單曲與專輯唱片都會贏得“金獎”。該計劃在1975年得到了更改,變成以唱片的銷量為基礎,銷量五十萬為金唱片。隨後,在1976年就增加了白金唱片的頭銜,以嘉獎銷量達到一百萬的唱片。一直到1999年,才出現了銷量超過一千萬的唱片授予鑽石唱片認證。
目前,在世界各地都有金唱片、白金唱片、鑽石唱片的認證,不過各地區都有所不同,比如說日本的白金唱片是銷量二十五萬,英國則是三十萬,主要還是根據各個市場的不同而做出相對應的調整。美國依舊是全球最大的唱片市場,規格標準自然也就相對應高出一截。
在美國唱片業的曆史上,英倫音樂代表人物披頭士樂隊和鄉村天王葛斯-布魯克(Garth. Brooks)的偉大無人能及,他們是僅有兩位拿到了六張鑽石唱片的歌手/團體,即使是邁克爾-傑克遜的“顫栗”創造了無數曆史記錄,在這一個數字麵前,還是比不過披頭士樂隊的強大。這也是埃文-貝爾目前隻能說是進入偉大殿堂,距離真正偉大還有一段距離的原因。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在美國市場能夠贏得鑽石唱片認證的歌手目前隻有三位,林肯公園、埃文-貝爾和亞瑟小子。其中,埃文-貝爾一個人目前就擁有三張鑽石唱片,“二”、“三”、“四”這三張專輯,當然,“一”距離鑽石唱片的記錄也沒有太遙遠了,經過時間的沉澱很有希望為埃文-貝爾的鑽石唱片數字再增加一個。單單從銷量來說,的確是很難有人能夠跟上埃文-貝爾的步伐了。
不過,在這三位歌手的五張專輯之中,“四”是唯一一張在一個自然年之內就完成鑽石唱片壯舉的,準確來說,“四”是在三個月零一周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壯舉的,效率實在驚人。即使在披頭士、貓王、邁克爾-傑克遜最鼎盛的年代,這個成績也是可以順利躋身頂級歌手行列的。
所以,為了表彰埃文-貝爾這一次的壯舉,美國唱片業協會專門籌備了一場表彰大會,不僅為了授予埃文-貝爾鑽石唱片的認證,也是為了表彰埃文-貝爾過去一年對於整個美國唱片業做出的巨大貢獻。這也是來自於美國唱片業協會對於埃文-貝爾的特別認可。
所謂的唱片業貢獻,其實說直白通俗一點,就是銷量上的貢獻,至於說音樂性的出色、或者是對獨立音樂的提拔,這些都太過模糊化了,還是需要依靠時間沉澱才能顯現出來。但是在銷量上表現出來的數據,很清晰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在剛剛過去的整個2006年,唱片業經曆了八個月的低迷之後,埃文-貝爾這一張“四”就點燃了整個唱片市場的熱情。要知道,在上半年,甚至有專輯銷量沒有買過十萬大關就能夠穩定公告牌專輯榜冠軍的,如此低迷的局麵實在是近年罕見。
整個音樂市場的萎縮已經在所難免,專家在八月份的時候,甚至估計2006年的音樂市場銷量會比前一年下跌超過二十五個百分點,這實在是一個可怕的數據。如果按照這個跌幅繼續下去,隻怕傳統音樂市場就要一蹶不振了,這對於整個唱片業來說都是噩耗,不區分公司,隻要是和唱片業有所牽連的人都是其中一份子。
但是進入九月份,唱片業逐漸開始顯現出百花齊放的景象,特別是在埃文-貝爾的“四”出來之後,整個音樂市場的銷量不僅止損,甚至還出現了複蘇的跡象。在“四”的帶動之下,整個第四季度的銷量開始以驚人的速度回暖,最終2006年年終統計時,音樂市場的銷售總額比前一年僅僅跌幅五個百分點,這實在是不幸之大幸。從這簡單的數據對比就可以看出,第四季度對於2006年全年的重大影響了,同時也可以清晰看出“四”這張專輯過一千萬的銷量是絕對具有扭轉乾坤的作用。
另外,在2006年裏還出現了一個讓人擔憂的現象,前三季度,數字單曲的銷量下跌零點五個百分點,雖然隻是百分之零點五,但這卻是自從數字音樂商業化以來,第一次銷量出現下跌的情況。所以,大家也第一次意識到,數字音樂的銷售並不一定是隨著實體唱片銷量的下跌而逐步增長的。這也間接證明了,數字音樂對於實體唱片的銷量影響其實微乎其微,願意買專輯的人還是會走入唱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