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派角色?我倒沒有注意這一點。”埃文-貝爾粗略回憶了一下,“其實角色就是一個角色,至於是正義還是邪惡,這其實都隻是一種客觀的想法罷了。嚴格說來,我在‘改編劇本’、‘加勒比海盜’、‘香水’裏的角色即使不是反派,但至少也說不上是正義使者吧?”
“所以,我更多還是把精力放在角色身上。如果我能夠扮演一個讓所有人的咬牙切齒、深惡痛絕卻又心生膽怯的反派角色,那就是我的成功,不是嗎?”埃文-貝爾笑嗬嗬地說到。其實在“蝙蝠俠前傳:黑暗騎士”這部電影裏就在探討這個問題,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是光明什麼是黑暗。這部電影的片名“黑暗騎士”,其實就是代表蝙蝠俠,因為在哥譚鎮市民的心中,最終蝙蝠俠成為了邪惡的代表,這就是小醜的謀劃,蝙蝠俠始終沒有能夠逃脫小醜的五指山。
所以,反派角色對於埃文-貝爾來說根本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甚至不及當初接拍“香水”時腦海裏思緒那麼活躍。
雖然最開始幾個問題都是關於電影的例行提問,但其實還是有許多看點的,除了關於小醜這個角色之外,埃文-貝爾和克裏斯托弗-諾蘭、內森-甘寶、瑪吉-吉倫哈爾都是第二次合作,這裏麵也有不少東西值得挖掘,特別是埃文-貝爾和克裏斯托弗-諾蘭,這對惺惺相惜的好友能夠碰撞出超越“白夜追凶”的火花,確實引起了不少關注。
另外,“蝙蝠俠前傳:俠影之謎”的選角導演一欄就曾經掛著埃文-貝爾的名字。克裏斯托弗-諾蘭也曾經表示過,克裏斯蒂安-貝爾是埃文-貝爾推薦給他的演員。所以,這裏麵也有值得挖掘的東西。
一時間,原本會以為是一片混亂的記者見麵會,卻是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讓艾瑪-托馬斯稍微安心了一點。但很快,這種氣氛就因為“首映”記者的提問而打破了。
“埃文,聽說蝙蝠俠這個角色曾經是專門為你打造的,諾蘭也有這種想法,那麼克裏斯蒂安-貝爾是你的替補嗎?你現在又和他演對手戲,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嗎?”今天“首映”派來的記者不是艾略特-卡特,但提問的內容還是一樣鋒芒畢露。
埃文-貝爾卻是一點都不意外,挑了挑眉,“第一,現在克裏斯蒂就是蝙蝠俠最合適的人選,我覺得他是一位很出色的演員。”這是官方問答,但大家都知道,還有後續。“第二,在你眼中,蝙蝠俠這個角色就是專門為我打造的嗎?我的形象在‘首映’雜誌的眼中如此光輝偉大,倒是很讓我意外。”
這一個反駁,讓現場不少記者都哧哧地笑了起來。
其實,蝙蝠俠這個角色是克裏斯托弗-諾蘭專門為埃文-貝爾打造的消息一直都在傳,但相信的人卻沒有多少。大家都知道埃文-貝爾的個性,他和蝙蝠俠這樣的漫畫英雄實在不是太相符,而克裏斯托弗-諾蘭身為埃文-貝爾的好友,又怎麼會犯這種錯呢?
倒是這一次記者圈內一直在說,小醜這個角色是克裏斯托弗-諾蘭專門為埃文-貝爾打造的,反而可信度高了不少。
麵對埃文-貝爾的反駁,“首映”的記者愣是噎住了一句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不過,有了“首映”記者開了一個頭,剛才和樂的氣氛似乎就一去不複返了,緊接著,“名利場”的記者就提出了和劇組無關的第一個問題,“埃文,最近‘廣告狂人’在收視率和口碑方麵取得了雙贏,聽說當初這部劇你最初是想和NBC合作的,是這樣的嗎?”
埃文-貝爾深深地看了“名利場”記者一眼,他不知道這記者到底是想捧一捧“廣告狂人”呢,還是想借機嘲笑一下NBC呢?因為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似乎都沒有必要,完全都是多此一舉。那麼這名記者專門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又是為什麼呢?埃文-貝爾可不相信“名利場”派來的記者是一個傻子,提出了一個吃飽沒事幹的問題。
艾瑪-托馬斯看了埃文-貝爾一眼,如果埃文-貝爾給她暗示,她就會立刻終止這個記者發布會,不過埃文-貝爾似乎並不在意的模樣,臉上依舊是那個笑容,但是眼底卻多了一點點玩味和戲謔。艾瑪-托馬斯不由微微翹起了嘴角。
“是的,當初‘廣告狂人’這部劇我的確是向NBC提出過合作,但是最終和AMC方麵達成了合作。不過我們和NBC之間不是也合作了‘我為喜劇狂’和‘英雄’兩部劇集,我們歡迎各大電視台都前來和我們公司合作,前提是我們公司能夠把這些劇集都製作出來。”埃文-貝爾也沒有著急,用官方辭令繞了一個圈,但還是讓大家輕笑了起來。一方麵是埃文-貝爾又再次刺痛了NBC關於兩部劇集的事,一方麵埃文-貝爾也是在自嘲十一工作室是小作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