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正在拍戲,你們知道的,他工作的時候總是全身心投入,否則我也不會讓你們大老遠來溫哥華了。”泰迪-貝爾臉上依舊掛著憨厚得體的笑容,就好像剛剛從大學裏畢業的學生一般,但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小覷了泰迪-貝爾,最後吃虧的絕對是自己,更何況,泰迪-貝爾的身邊有伊登-哈德遜,身後還有那該死的埃文-貝爾。“怎麼,我來和大家交談,讓你們失望了?”
“哪裏哪裏,誰不知道,比起埃文來說,倒是泰迪更難見到真容。”麗莎-坎寧主動出擊,率先走上前和泰迪-貝爾、伊登-哈德遜分別握了握手,“今年我們本來都希望看到你能夠站在柯達劇院舞台上發表得獎感言的,可惜了。”麗莎-坎寧指的是“血色將至”、“荒野生存”與最佳影片獎擦肩而過的事。
這一次的麗莎-坎寧顯然比六年前要積極得許多,當年因為大家都不太確定選秀節目的前景,所以談判時都十分小心謹慎。雖然現在“X因素”登陸美國之後的前景也不太確定,能否將“美國偶像”拉下馬可是所有人擔憂的一件事,但至少,十一工作室這個強大的合作夥伴,沒有人願意錯過。
泰迪-貝爾靦腆地笑了笑,“我還是不要輕易露麵了,會讓許多人失望的。”泰迪-貝爾對於曝光在鎂光燈之下一向沒有什麼興趣,即使是凱瑟琳-貝爾如今已經成為名揚全球的設計師了,泰迪-貝爾依舊從來沒有正式出現在公眾場合前過。“大家請坐,我們還是回到今天的主題上來吧。”
分別與四個人都握手之後,伊登-哈德遜開始打開文件包,把裏麵準備好的文件都拿了出來,其中放在最上麵的一份,赫然就是“X因素”美國版的策劃書,大家都可以猜測得到,估計埃文-貝爾是根據美國本土的情況做了一些調整,甚至於還會撰寫一些新穎的掙錢點子,要知道“美國偶像”的周邊計劃至少有三分之二是出自埃文-貝爾之手的。
此時會議室門被敲響了,泰迪-貝爾停下了話語,是送咖啡進來的,等咖啡都放在桌子上之後,泰迪-貝爾這才再次開口,“其實在約大家來參加這次會議之前,我給各位都發過一封郵件,表示了我對大家出價的一些看法。今天約大家前來,就是想詢問一下,大家是否有新的報價方案。”
泰迪-貝爾這話自然是沒有人會相信的,如果泰迪-貝爾隻是想“詢問”一下是否有新的報價方案,就沒有必要來溫哥華見麵了。歸根究底,今天就是要一決勝負的。
“泰迪,我想詢問一下,今天在場有如此多的競爭者,難道……”肯-伯恩斯開口詢問到,倒不是他沉不住氣,而是他必須如此做。現在福克斯電視台的狀態是最不利的,他們不僅落於下風,而且對“X因素”又是最渴求的,所以他必須主動出擊。
“你的意思是價高者得嗎?”泰迪-貝爾直接把肯-伯恩斯的後半句話說了出來,然後微笑著搖了搖頭,“不不,如果隻是價高者得的話,我又何必如此麻煩呢,直接讓你們彼此競價就可以了。”當初“美國偶像”就是依靠這種方法賣出版權的,簡單粗暴卻十分有效。
不過泰迪-貝爾現在否定了這種可能性,讓四個人不由都有一些疑惑,“是這樣的。我和埃文討論過之後,覺得‘X因素’美國版可以有兩種合作方案,一種就是由十一工作室製作,電視台進行播放,我們按照一定的比例來分紅,整個合作案將會伴隨著‘X因素’的播出一直延續下去。”其實就是和“美國偶像”一個道理,難道今天沒有弗裏曼特爾媒體的參與了,十一工作室現在的規模完全可以自給自足了。在此之前,四家電視台全部都是根據這個方案在與十一工作室交談的。
泰迪-貝爾頓了頓,看到大家都沒有疑問,這才接著說到,“第二種方案就是一口氣把所有版權脫手。換而言之,一口買賣,今天合作落案之後,未來‘X因素’就和十一工作室沒有任何關係了。”
泰迪-貝爾這話說出來之後,四位大佬臉色各異,這著實是一個驚喜的消息。畢竟,沒有人會願意不斷將自己的利益分紅給別人,而且自己電視台製作自己播放,這是絕對權利。一般來說,版權所有者是不會願意用這個方案的,但泰迪-貝爾居然表示埃文-貝爾願意,這讓四家電視台內心都翻滾了起來。難怪今天泰迪-貝爾把所有人都召集到了一起。
如果選擇第一個方案,其實版權買斷價不是最重要的,分紅比例才是爭奪的焦點;但如果選擇第二個方案,其實就是價高者得了。所以,泰迪-貝爾必須讓四位競爭者共聚一堂,然後了解規則,做出選擇,然後再進行談判。麵對麵的談判,顯然比郵件要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