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 名不虛傳(1 / 3)

由於是在威尼斯,比起美國媒體來說,歐洲媒體的反應顯然快了一些。人們常常戲言,埃文-貝爾在美國有“娛樂周刊”撐腰,還有“電影評論”和“紐約時報”鼎力相助;而在歐洲,“帝國”、“視與聽”和“電影手冊”則是埃文-貝爾的三駕馬。

這當然隻是戲言,撇開其他不說,單說這幾家報刊雜誌,除了“娛樂周刊”之外,其他五家媒體都是曆史悠久的專業影評雜誌,無論從專業性還是權威性來說,都是多年累積下來的良好聲譽,自然不可能有所偏頗。而這些媒體對埃文-貝爾作品的評論,向來公正,也得到了諸多影迷的喜愛,隻能說,埃文-貝爾確實是芭芭拉-史翠珊之後,娛樂圈裏最強悍的一朵奇葩。

不過必須承認的是,“帝國”、“電影手冊”、“視與聽”這三本雜誌對埃文-貝爾作品的推崇確實少有,埃文-貝爾目前出品的六部作品,清一色得到了好評,他也是曆史上少有能夠贏得普遍讚譽的導演,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埃文-貝爾的導演大滿貫就越發顯得有價值起來。而這一次,“朱諾”作為埃文-貝爾導演的第七部作品,也再次延續了這樣的局麵,“帝國”雜誌第一時間就撰稿評論了這部精彩紛呈的作品。

“埃文-貝爾的夢遊仙境”,這就是“帝國”雜誌的評論標題。

“在告別了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石油擴張的黑色沉重之後,埃文用明媚陽光的鏡頭為我們帶來了十六歲的朱諾。未成年懷孕這樣的一個話題,並不新鮮,也並不輕鬆,但埃文卻用一種將沉痛和哀愁隱藏在鋒芒畢露話語之中的新穎方式呈現了出來,整個故事散發著輕快而動人的香草甜味。

這是埃文第一次嚐試原創劇本,但是故事架構卻沒有落入俗套,既沒有求寬恕的言傳身教,也沒有求反省的絮絮叨叨,更沒有一般意義上此類影片的特征——時不時爆發的煽情、沒完沒了的爭吵演技惱人的家庭矛盾。電影隱藏在未成年懷孕故事背後的真正話題是:與其計較過去不如著眼現在、考慮未來,比起抱怨、憤怒來說,冷靜地思考什麼選擇才是適合自己的,並且在選擇之後的道路上毅然決然走下去,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與昨日舉行首映的‘摔跤手’相比,‘朱諾’多了一種大氣和從容,多了一份沉穩和圓潤,卻少了一份長篇說教和刻意煽情。在導演的位置上,埃文所展現出來的成熟和睿智,讓人佩服之餘,也將‘朱諾’的質量拔高到了一個全新的層次上。

電影整體風格輕快、節奏流暢、氛圍親切、畫麵幹淨、表演出彩、台詞亮眼,這讓我們想到了埃文2005年那部贏得所有人喜愛的‘陽光小美女’,不過比起邁克爾-阿姆特來說,埃文撰寫的台詞更加具有時代氣息,層出不窮的俚語、妙語連珠的幽默、酷勁十足的詞彙,讓人忍俊不禁的同時,又感歎於台詞的精彩。必須承認,埃文在劇本上帶來的驚喜,甚至超過了他身為導演創造如此佳作的亮眼。

埃文將未成年懷孕這樣一個老套的話題,用朱諾與想要收養孩子的夫婦馬克、瓦妮莎之間的互動甚至是矛盾來進行闡述,中間貫穿著花季少女麵對意外懷孕狀況的性格特點和情緒變化,將讓人容易昏昏欲睡的一個嚴肅話題用有點可愛有點溫暖有點舒緩有點幽默又有點辛辣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從未成年懷孕出發,將落腳點放在了成長的選擇上,一如埃文以往的作品,讓電影的反思滲透到觀眾思想的每一個角落,這也使得‘朱諾’的立意和思想顯得出類拔萃,而其內涵更是遠遠超過了簡單青春片所能表達的範疇,更不是單純的社會倫理片所能擁有的色彩。可以說,這一次埃文的嚐試,大膽而新鮮,卻美好得讓人難以忘懷。

作為電影的第一女主角,朱諾這個角色無疑是最大的亮點,獨立自主、熱愛自由、搖滾新潮、率真坦白、牙尖嘴利……也許她不是最漂亮的,甚至於她根本不愛打扮;也許她不是最聰明的,她還會抄襲實驗搭檔的報告;也許她不是最灑脫的,麵臨困難她也會痛哭流淚,但她就是最美好的,就好像我們生活裏最燦爛的一束雛菊,嫩黃鮮豔的色彩倔強挺拔地向著陽光的方向茁壯成長,讓我們心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