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最佳影片第一集團八強、第二集團四強的局麵略有不同,最佳導演的第一集團有七位導演,而第二集團則是五強,不過最佳導演的兩個集團差距顯然要小一些。
“朱諾”的埃文-貝爾、“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丹尼-鮑爾、“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大衛-芬奇、“拆彈部隊”的凱瑟琳-畢格羅、“米爾克”的加斯-範-桑特、“黑暗騎士”的克裏斯托弗-諾蘭這六位導演依舊位列第一集團,這也是這六部作品在最佳影片競爭中占據略微優勢的原因之一,導演的強勢對影片本身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補充。而“福克斯對話尼克鬆”的朗-霍華德則是構成第一集團的最後一位選手。
唯一一個從最佳影片第一集團落馬的導演就是“機器人瓦力”的安德魯-斯坦頓,動畫片的局限性在導演位置上更為明顯,但即使如此,安德魯-斯坦頓還是位居第二集團的榜首位置。除此之外,“換子疑雲”的克林頓-伊斯特伍德、“摔跤手”的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無憂無慮”的邁克-李、“午夜巴塞羅那”的伍迪-艾倫則是第二集團的剩餘選手。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最佳影片第二集團的“革命之路”、“生死朗讀”、“虐童疑雲”在導演的位置上都不占據優勢。
目前在最佳導演的競爭中稍微占據優勢的是凱瑟琳-畢格羅,因為她贏得了美國導演工會的認同,這是決定性的一個優勢。同時,美國導演工會提名五強的另外四個席位分別是埃文-貝爾、丹尼-鮑爾、大衛-芬奇、朗-霍華德,這也使得他們在最後的衝擊階段占據些許的優勢。
不過今年最佳導演的格局詭異之處,並不是有實力競爭提名、甚至得獎的導演數量太多,而是“非主流”的導演實在太多,第一集團的七強選手,除了朗-霍華德之外,全部都是學院審美之外的場外選手,即使去年埃文-貝爾問鼎了最佳導演,但“血色將至”也依舊是獨立個性十足的作品,所以這也使得今年最佳導演的走向完全呈現出一個難以預料的結局。
按照正常來預測,拍攝出“美麗心靈”這樣根正苗紅作品的朗-霍華德,這次帶來了“福克斯對話尼克鬆”,又是學院最鍾愛的曆史名人嚴肅佳作,他才是最有希望奪冠的選手。但偏偏,目前前哨戰的戰績中,朗-霍華德並不占優,雖然在第一集團之列,但並沒有脫穎而出的架勢。
從最佳影片到最佳導演,2008年頒獎季的混亂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改編劇本也是如此,往年佳作頻繁的局麵不複存在,無論是原創部門還是改編部門,都是百花齊放的格局,讓人根本無法預料最終的結果走向。
在演技獎項的四個部門,也絕對是諸強並進、群雄爭霸的局麵。
“摔跤手”的米基-洛克、“米爾克”的西恩-潘、“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布拉德-皮特、“黑暗騎士”的埃文-貝爾、“老爺車”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福克斯對話尼克鬆”的弗蘭克-蘭格拉、“不速之客”的理查德-詹金斯、“拆彈部隊”的傑瑞米-雷納、“革命之路”的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這九位選手形成了影帝的參賽陣容。
本來就十分混亂的影帝部門,在得知埃文-貝爾以堪稱逆天的小醜參戰之後,更是進入了一個狼煙四起的局麵。目前略微占據優勢的分別是米基-洛克、西恩-潘和埃文-貝爾,這三者在整個頒獎季中呈現出了聯手製霸的局麵,其中埃文-貝爾一共拿下了八座影帝獎杯,西恩-潘則有七座入賬,米基-洛克則是五座獎杯,這三者幾乎是包攬了各大獎項的影帝獎座。
除此之外,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弗蘭克-蘭格拉、傑瑞米-雷納則與前麵三位選手一起組成了第一集團,這三位男演員幾乎在所有前哨戰都入圍了提名名單,呼聲之高絕對不遜於任何一人。
相比之下,位於第二集團的三位選手則各有原因,理查德-詹金斯受困於作品的局限;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也是作品不夠給力,而且在相同的表演之下,影帝競爭的激烈也使得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在競爭中未能贏得與凱特-溫絲萊特相對應的呼聲,這就是男演員與女演員差距的表現之一;布拉德-皮特則更多是受困於自身表演的局限性。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出演了“本傑明-巴頓奇事”的布拉德-皮特在整個頒獎季都飽受著與埃文-貝爾做對比的慘劇,原本布拉德-皮特的表演還是十分不俗的,但與埃文-貝爾對比之後,就慘遭批判了,這讓布拉德-皮特的頒獎季呼聲絕對可以說是一落千丈的。不得不說,當初大衛-芬奇棄用埃文-貝爾,這影響波長實在是太長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