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6 記者攻堅(1 / 2)

目送著史蒂文-莫法特和馬克-加蒂斯離開的身影,布萊克-萊弗利卻依舊是滿臉意猶未盡的模樣,“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你總是很喜歡和克裏斯他們討論關於劇本關於電影的事了。”

布萊克-萊弗利笑容滿麵地說到,“我原本還以為都是一些理論的東西,會很枯燥。但事實上,很有趣,真的很有趣。”其實討論的意義就在於,交流自己的想法,吸收他人的想法。重點不在於你知道多少,每個人的知識底蘊都有淺有深,重點在於你對話題的投入度,這一份熱情將會讓討論變得趣味橫生起來。當然,如果讓一個研究紅酒的律師去和對動漫情有獨鍾的宅男討論,那就是雞同鴨講了。但是像布萊克-萊弗利這樣,經曆了剛才的討論,確實是有讓人精神一震的效果。

埃文-貝爾笑嗬嗬地勾了勾布萊克-萊弗利的下巴,“再知道看書的好處了吧。”雖然說他們剛才討論的是“福爾摩斯偵探全集”,但事實上,製作一部劇集是很全麵的,從原著到整個世界的各個環節,都可以牽扯到。比如說布萊克-萊弗利剛才對於歇洛克-福爾摩斯和艾琳-艾德勒之間那種不同於男女之情的火花就有很獨到的見解。

布萊克-萊弗利抬起了下巴,逃離了埃文-貝爾食指尖的控製,然後露出了一口整齊的白牙,牙齒的上下兩排整齊地咬合著,“我平時就一直有在看書好不好!”很多時候,人們在關注布萊克-萊弗利的時候,還是會把“花瓶”這樣的詞彙安在她身上,畢竟“神秘肌膚”影響有限,而“老無所依”所帶來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誰又能確定這不是靈光一現呢?所以當“緋聞女孩”熱播的時候,人們自然而然就會把關注的視線停留在布萊克-萊弗利姣好的容貌上。

埃文-貝爾知道,這是演員成長的必經之路。如果現在有媒體喊埃文-貝爾“花瓶”,他會笑容滿麵地接納,但事實就是,他這個花瓶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古董,有外觀又有價值,即使是再多的流言蜚語,也無法動搖如今埃文-貝爾在觀眾和專業人士心中根深蒂固的天才形象。而布萊克-萊弗利的佳作還是不夠多,不足以用實力去掩蓋人們對她外貌的關注,所以,她還是必須不斷努力下去。

“那就繼續堅持。”埃文-貝爾沒有刻意去提醒布萊克-萊弗利對於“花瓶”的介意和敏感,隻是笑嗬嗬地說到。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閑逛了一會,然後就打算先過去醫院看看,再一起共進晚餐。但是車子才在停車場停下來,埃文-貝爾就看到了在醫院門口徘徊的記者,他們雖然有試圖隱藏身形,但脖子上巨大的單反相機可不是那麼好隱藏的,即使是布萊克-萊弗利都很快發現了這些記者。

埃文-貝爾來倫敦前後也已經超過十天時間了,之前離開紐約的時候,就有不少媒體發現了埃文-貝爾此行目的地就是倫敦。不過埃文-貝爾抵達倫敦之後,行動一直很是低調,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記者們也無從查起,一時間沒有找到埃文-貝爾的行蹤。

但這一次不比之前埃文-貝爾獨自背包旅行,他長時間在倫敦市中心出現,而且一直往皇家馬斯頓醫院跑,被記者們發現隻是遲早的事。一直到今天記者才出現,倒是比埃文-貝爾預計得晚了一些。估計因為“世界新聞報”的竊聽醜聞,這大半年來,英國本土的報紙在非常手段方麵都比較收斂一點,誰也不敢在風口浪尖上再次犯眾怒。

雖然埃文-貝爾知道,這是記者們的職責所在,但他並沒有束手就擒的打算,他不希望自己的私人家事成為報紙頭版頭條的新聞,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想象一下,如果記者們知道住院的羅伯特-霍克斯是凱瑟琳-貝爾的父親,那麼薩維爾街附近的街坊鄰居自然都知道,這些年凱瑟琳-貝爾從來沒有回來過,而當年凱瑟琳-貝爾私奔的事想必也很快就會被挖掘出來了。這些所有的事情,最終形成的壓力全部都會落在凱瑟琳-貝爾的肩膀上,至於貝爾兩兄弟受到的影響都是有限的。

現在凱瑟琳-貝爾因為“十一”男裝也成為了享譽全球的設計師,更何況她還有一個如此有名的兒子,所以她身上的八卦勢必會引起無數的討論。這是埃文-貝爾不希望也不允許發生的事,因為沒有人比埃文-貝爾更加深刻地知道,流言蜚語的殺傷力是多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