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萬美元的投資,搭配“鏡像”這樣一個作品標題,倒是讓記者們得出了一個頗為意外的結論:埃文-貝爾這一次的作品算是大製作。
圈內人都知道,其實恐怖片的成本並不高,心理懸疑片也是如此,至於科幻片則是看特效的比例了。當初“致命身份”就是投資三千萬美元,成品十分出色。而這一次埃文-貝爾親自上陣,監製“鏡像”,依舊投資三千萬,對比一下埃文-貝爾過去幾部作品“朱諾”、“荒野生存”、“血色將至”,這一次的投資赫然是最高的,這也是僅次於“香水”埃文-貝爾投資最高的作品。
這使得記者們都不由對“鏡像”更為好奇了,比如說埃文-貝爾到底擔任哪幾個職位,比如說除了埃文-貝爾和安妮-海瑟薇之外是否還有大牌加盟。
事實上,“一天”這部作品埃文-貝爾的預算是一千五百萬美元,比起“朱諾”、“荒野生存”也是提升了一個檔次,至少上了一千萬級別,埃文-貝爾是打算親自抵達愛丁堡、巴黎、倫敦進行拍攝,主要的成本也來自於此。雖然不比“戀戀筆記本”當初兩千九百萬的成本,但即使如此,一千五百萬美元相對於一部愛情作品來說,也已經是合適的預算了。
不過,這些內幕埃文-貝爾也沒有打算告訴眼前的記者,讓他們繼續順著“鏡像”的這個假名字一直錯想下去。
在記者的眼中,“鏡像”這個劇本的開拍時間和“朱諾”基本吻合,同時也是時隔一年埃文-貝爾再次投入的新作,這本身就已經話題十足了。而剛剛結束的奧斯卡之上,埃文-貝爾又再次創造了曆史,同時還聯手安妮-海瑟薇一起打造新作品,這無疑讓“鏡像”身上的視線開始破表。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埃文-貝爾封閉拍攝倒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也符合他一貫的作品。將媒體探詢的視線一律封鎖在外麵,專心致誌地鎖定在作品本身之上,讓工作人員和演員全部都冷靜下來,集中注意力將作品放在第一位,這對於作品的完成是有利無害的。
新聞發布會結束之後,各大媒體雜誌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於“鏡像”這部埃文-貝爾的新作也是議論紛紛,但可惜終究還是少了言之有物的東西,翻來覆去都是對埃文-貝爾新作的期待,期待埃文-貝爾再一次創造奇跡。
相對於媒體記者來說,網友們的視線焦點除了“鏡像”之外,倒是對記者們被埃文-貝爾戲耍的事件更為關心,要看到記者們集體遭受惡作劇可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這可是讓網友們紛紛幸災樂禍壞了。
結束了新聞發布會之後,埃文-貝爾回到了劇組場地,今天是室內拍攝,地點也就在愛丁堡大學的附近。
其實在愛丁堡大學附近的戲份已經都拍攝得差不多了,隻剩下室內的戲份了,這場戲也是“一天”裏艾瑪和德克斯特兩個人第一天見麵並且在一起在艾瑪的公寓裏度過了一夜的整個過程。這場戲算是將兩個角色的個性勾勒出來的重要部分,不僅僅是對話,還有兩個人相處的模式,以及友誼的初步形成,這對於整部電影來說是奠定基調的部分。
埃文-貝爾很快就抵達了愛丁堡大學旁邊的一棟老舊公寓樓,門口就有警衛人員封鎖了入口,而昨天才被埃文-貝爾戲耍、今天又在新聞發布會上又有埃文-貝爾的正式聲明,所以記者們都了解了埃文-貝爾對於這次封鎖劇組所有消息的決心,此時並沒有人再次打算硬闖封鎖線。但即使如此,門口還是站著好幾名記者,不斷地向著公寓樓裏麵探頭探腦,他們都是沒有親自抵達新聞發布會現場的記者,前來拍攝現場還想要試圖探查到一些消息。
看到埃文-貝爾的現身,記者都蜂擁了上來,這一次伊登-哈德遜直接就站了出去,一座冰山立在大家的麵前,搭配著愛丁堡這陰森森的氣氛,越發顯得氣勢驚人,記者們都不由腳步稍微停頓了一下,然後看著伊登-哈德遜都有些不知所措。
埃文-貝爾不由笑了笑,冰山的門神效果果然十分突出,他沒有理會這些記者,帶著笑容就走進了公寓樓,伊登-哈德遜留在身後看著這些記者斷後路。此時記者們終於反應了過來,“埃文,埃文……”但任何的呼喚都沒有讓埃文-貝爾停下自己的腳步,徑直消失在公寓樓室內那光線陰暗形成的陰影之中。
踩著古老的木製階梯,一股腐爛的氣息在咯吱咯吱的聲響中悄然彌漫,搭配窗外那陰鬱藍色的天空在陰沉的光線之中錯落,無需任何的氣氛製造,就有一種恐怖片的氣息撲麵而來。不過走到三樓之後,喧鬧的人聲立刻就開始一點一點地吞噬著陰森的空氣,將鼎沸的生氣緩緩地注入腐朽的公寓樓之中,窗外的天空依舊、周圍的光線依舊,卻有一種莫名的暖意開始在皮膚上緩慢攀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