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6 完美夢境(1 / 2)

“盜夢空間”裏柯布從頭到尾經曆的都是一場夢境,包括共享夢境本身?這個理論是在太過大膽,在網絡上掀起了驚濤巨浪。

這篇網絡評論認為,如果整個故事都是夢境,那麼“共享夢境”這個在故事裏沒有得到合理解釋的理論就可以說得通了。另外,在故事裏有許多說不通的部分,比如說他竟然因為任務失敗而被商業大亨全球通緝;比如說蒙巴薩的一場追逐戲中柯布試圖通過一條越變越窄的巷子,這是典型夢中焦慮的表現;比如說茉兒自殺的房間居然是相對的兩間酒店,結構格局十分怪異;比如說柯布的孩子居然從頭到尾年齡都沒有長大;比如說柯布的圖騰是來自於妻子茉兒,而亞瑟之前說過,圖騰必須是自己親手製作,不能讓別人知道其特性,甚至不能被別人觸碰發現其秘密,這樣才能區分夢境和現實,但柯布的陀螺來自於茉兒,不是親手製作,而後又被齋藤拿在了手中,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柯布的陀螺永不停止就是夢境的標誌,不存在任何秘密……

另外,這篇評論還提到了,埃文-貝爾在首映式紅地毯上時提到,“盜夢空間”更像是費德裏科-費裏尼的“八部半”,眾所周知,“八部半”是費德裏科-費裏尼地自轉,是關於如何拍攝電影的電影,而後改編成為了百老彙名劇“九”,由埃文-貝爾主演。

當然,這些細致末梢的部分隻是對這位網友觀點的補充,他真正的核心觀點“整個故事都是一個夢境”還有更加清晰的闡述。

“整個植入意識團隊可以與電影製作過程中的主要角色一一對好,柯布是導演,而進行前期調研並布置好工作室的亞瑟是製片人,亞莉雅德是劇本作家,埃姆斯是演員,尤瑟夫是工程人員——別忘了,奧斯卡的全稱可是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技術人員是不能忽略地部分。而諾蘭自己在接受‘電影評論’時也表示,整個團隊的行為與拍攝一部好萊塢電影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當團隊在自己建造的街道上行走、調查時,這與電影在開機前所進行的技術考察是一模一樣的。

剩下的兩位主演人物,齋藤是投資方,費舍爾則是觀眾。導演柯布帶領著觀眾費舍爾經曆了一場令人沉迷、刺激而激動的旅程,引導他更好地了解自己。柯布是一個了不起地電影導演,他帶給觀眾動作、特效,但同時也傳達了意義、人性與情感。

‘電影如夢’的觀點也是柯布團隊為什麼要將夢境構建得如此真實的原因,電影中的解釋是說過分地改變夢境將會造成做夢者意識到周圍環境的異常,這同時也就是所有電影在懸疑與失信之間尋求平衡的另一種說法。一旦觀眾由於某些細節而遊離與電影之外,一個不可理喻的場景、一句荒謬的台詞、一種失敗的表演,很有可能就使得整個電影的魔力喪失殆盡,觀眾從而失望。

‘盜夢空間’是一部十分重要的電影,因為它代表了好電影所竭力尋求的水準,經曆過了一部好電影的觀眾會發現自己煥然一新,腦子裏有些新想法,就連神經係統都略微重組。而觀看完‘盜夢空間’之後,觀眾的熱烈討論,新概念、新想法、新觀點層出不窮,這就是一部好電影所賦予的比票根壽命還長的紀念品。

對於故事裏費舍爾這個人物來說,他所經曆的情感突破都是真實的,盡管他的父親並不在那兒,盡管他的風車也不是真實的,但他所感受地情感確實百分百真切的。同樣,觀眾觀看的電影也不是真實的,但這並不重要,因為當一部電影傳遞出來的感動真的打動觀眾的話,那麼就是真實的了。觀看‘玩具總動員3’時留下的眼淚就是如此真實。

而對於柯布來說這一切卻有著更加深刻的意義,因為他也經曆了這所有的一切,哪怕整個故事都隻是一個夢境,但他將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通過夢境傳遞出來之後,也同樣得到了宣泄,這就成為了他和費舍爾、導演和觀眾之間溝通的橋梁,這也就是所謂的藝術品!

從很多方麵來看,‘盜夢空間’都和去年夏天的‘無恥混蛋’有著相似之處,昆汀-塔倫蒂諾以改變曆史來向電影藝術致敬,而克裏斯托弗-諾蘭和埃文-貝爾則將電影的探索過程展現出來,將電影、藝術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完全展現出來。對於電影本身來說,這是一個夢境,但更抽象地說,這應該是兩位導演的夢境,或者說夢想,他們在柯布找到資深啟示的同時,也完成了自身的心靈淨化!”

這篇發表在IMDB上的評論毫無疑問地掀起了軒然大波,這種新穎的觀點引發了整個網絡上如同沸騰海水一半的震撼效果。但顯然,有了一個理論,自然就有人前來反駁,很快臉書上就出現了一篇評論,對這種說法進行了全方位的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