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耶路撒冷的耶穌基督堂,還有歐洲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教堂,那裏有華美的雕塑和裝飾、絢爛晶瑩的彩色玻璃、寬闊的講壇、巨大的管風琴,高遠神聖的感覺會讓人感到自己的卑微。而聖米歇爾大教堂則完全是另外一種神聖,它平靜、安詳、樸實、渾厚。身處其中,一切浮躁會煙消雲散。也許隻有如此寧靜才能使教士們潛心修行,隻有如此親和才足以吸引八方的信徒不顧被流沙吞噬、被海潮卷走的危險上山朝聖。
在教堂鍾樓的頂端,大天使聖米歇爾手持利劍,展翅欲飛,庇佑著諾曼底的大地。在《聖經》故事中,他是守護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無比,曾經戰勝過魔鬼撒旦。他能稱量人類的靈魂,區分善惡;他引領人們進入天堂,使他們免受惡鬼的誘惑。
從聖米歇爾山頂上,可以俯瞰下麵一望無際的流沙,15公裏以外,才能看到大西洋的海水。千萬別被表麵平坦光滑的流沙所迷惑,它內部的暗流會像蛇一樣滑動,纏住人腿,慌亂中拔不出雙腿的遊人,就會被流沙吞噬。雨果曾經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聖米歇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以漲潮迅猛而出名。每天傍晚,大西洋的潮水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襲而來,刹那間淹沒流沙,把聖米歇爾山圍困在滔滔巨浪之中。一些試圖趟過海水上山的信徒就曾經被洶湧的海水卷走。值得一提的是,在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中,曾有119名法國騎士躲避在修道院裏,依靠圍牆和炮樓,抗擊英軍長達24年!因為每次隻要堅守半天,勢如奔雷的漲潮就會淹沒通往陸地的灘塗,為愛國者們贏來寶貴的半天休息時間。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此島是該地區唯一沒有陷落的軍事要塞!
12和13世紀時,這裏是極具影響力的本篤會修道院,修士們在山上留下了奇跡堂、修士食堂、騎士廳等今天看來非常優秀的建築。與此同時,市民的生活、商業,也在山腳下發展起來。法國大革命期間,這裏曾移做監獄之用,之後就慢慢沉寂下來。到了20世紀中後期,這裏才重新發展起來。1966年,修道院重新歸還給了本篤教會修士,如今還有一小群修士在山上遵循966年本篤會的宗教傳統,過著隱士般的生活。
從另一個角度說,山水間的聖米歇爾山也是頗“反映現實”的地方。修道院在山的最頂部(要舒舒服服爬上去得費點腳力),代表崇高的精神境界,山腳滿是餐廳、旅店、表現世俗的一麵。圍繞著兩者的,是厚厚的城牆和堡壘。要是從老遠來到這裏,建議在山上留宿一夜。這個遺跡給人一種很獨特的劇場感。從夜幕降臨以後到天亮以前,聖米歇爾山送走了大部分的遊客,才散發出真正的魅力。到山上各個防禦工事前,人們幾乎可以聽到800百年前,守城將士夜裏的歎息聲。
對比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耶路撒冷的耶穌基督堂,還有歐洲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教堂,那裏有華美的雕塑和裝飾、絢爛晶瑩的彩色玻璃、寬闊的講壇、巨大的管風琴,高遠神聖的感覺會讓人感到自己的卑微。而聖米歇爾大教堂則完全是另外一種神聖,它平靜、安詳、樸實、渾厚。身處其中,一切浮躁會煙消雲散。也許隻有如此寧靜才能使教士們潛心修行,隻有如此親和才足以吸引八方的信徒不顧被流沙吞噬、被海潮卷走的危險上山朝聖。
在教堂鍾樓的頂端,大天使聖米歇爾手持利劍,展翅欲飛,庇佑著諾曼底的大地。在《聖經》故事中,他是守護天堂入口的大天使,英勇無比,曾經戰勝過魔鬼撒旦。他能稱量人類的靈魂,區分善惡;他引領人們進入天堂,使他們免受惡鬼的誘惑。